當前報章為 第20170308號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 港澳代表委員熱議世界級城市群
2017-03-08
【特訊】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查文曄)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對於這一新的政策表述,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多位港澳代表、委員對記者表示,這表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深化落實階段,三地區域經濟合作有望明顯提速。
去年公佈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已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庭聰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表明相關工作目標進一步明確細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望提速。
據介紹,從世界範圍看,灣區既是地理概念,也是經濟現象,是一種成熟的大都市群體形態。例如,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面積都在1萬平方公里以上,人口、GDP等指標都名列所在國前茅,並且多是創新產業和金融業的聚集地。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涵蓋香港、澳門與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深圳等9個城市,擁有約1億人口,面積56000多平方公里,GDP規模約13000億美元,年航空客運流量1.1億人次,這些指標毫不遜色於舊金山、紐約、東京等成熟的大灣區城市群。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洪祖杭認為,粵港兩地的經濟聯繫歷來十分密切。改革開放初期,港資企業以“前店後廠”模式在珠三角投資,如今香港的檢驗檢測、會計、工程設計等專業服務業也以珠三角為重要市場。而香港的跨境金融和離岸人民幣業務,首先就是與前海、南沙、橫琴等周邊區域深度合作,深港通開通後兩地合作更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是合乎經濟規律,順應社會潮流的舉措。
“香港、澳門都是典型的城市經濟體,產業發展空間十分有限。通過與珠三角的區域合作,三地將逐漸形成要素自由流動的開放市場,使資源配置更有效率,產業分工鏈條得以延伸。”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容永祺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將有效擴大港澳發展空間,延伸其城市功能。
有代表委員指出,粵港區域經濟合作可以先從高科技產業著手,日前港深兩地決定在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開發創新科技園區,開了一個好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羅範椒芬表示,香港是國際化城市,具有較高基礎科研水準,完善的法治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有利於吸引海內外研發機構和高端人才。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蔡冠深表示,河套地區位置優越,港深可共同打造連接“深圳南山科技園-福田保稅區-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古洞北科研發展區”的“跨境創新走廊”。與此同時,深圳福田保稅區亦可發展成為科技產業的後勤和孵化基地,並加強與河套地區的交通聯繫,為科技人才提供優質的生活配套服務。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已全線貫通,預計可於2017年底通車。加上深中通道、深茂鐵路等大型工程,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聯繫日益緊密,有望形成“1小時生活圈”,將會加速催化形成世界級城市群。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萬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雅煌建議,從長遠發展來看,可以考慮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協調機制,以優化佈局、避免重復建設,提高城市群一體化水準。
劉雅煌表示,“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提升香港、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這充分說明中央對港澳的高度重視,而港澳也應明確自身在國家開放戰略中的優勢,主動尋找定位,並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這一有力抓手,將自己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