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問題乳瑪琳產品數百噸已下肚 當局緊急回收並重罰

2017-03-14

【香港中通社3月13日電】臺北消息:台灣一企業疑涉使用逾期的無水奶油及回收逾期的乳瑪琳,共製成900多噸乳瑪琳相關產品,因產品流通快速,已有七八百噸產品下肚。當局對此「亡羊補牢」,緊急要求相關問題產品下架回收,並決定對違者及涉事企業予以重罰。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遠東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疑涉使用逾期的無水奶油及回收逾期的乳瑪琳,共製成906噸的乳瑪琳、酥油及白油等19項產品,並已進入市面流通。問題產品曝光後,引發廣泛關注。

台執政當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13日下午舉行記者會稱,截至當天中午12時,地方衛生局累計出動稽查人次為409人,下架問題產品約26噸,共稽查1969家次。署方說,遠東油脂用過期乳瑪琳製成的產品,已通知通路、業者,必須在13日晚上12時前完成下架、停止使用,若業者未下架,最高可罰300萬元(新台幣,下同)。

外界質疑食藥署下架問題產品速度慢半拍,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當時稽查時發現3批次疑似添加過期原料,當時有2批次已經封存,需下架為906噸。但因該產品流通快速,根據業者說法,約兩週就會全部賣光,市面上大部分已沒有問題商品。

媒體追問,原訂須下架906噸,但現在只下架約26噸,是否有七八百噸早被民眾吃下肚?林金富坦承,「大致上」是如此,但詳細的數字不清楚。

林金富說,桃園市已決定重罰遠東油脂,依法可罰6萬元到2億元,裁罰額度還在研議中,稍後會宣佈。

對此,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王育敏13日批評指出,蔡英文的食安五環政策已破功。林金富則回應,此次事件是業者個人的違法行為,和政策無關,食藥署會捍衛民眾食安。

另據報道,桃園市衛生局約談遠東油脂公司,針對過期乳瑪琳重製油品事件裁罰新台幣240萬元罰鍰,並追繳該19項產品不法所得。

桃園市衛生局還監督遠東油脂公司回收數,目前已累積回收896.39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