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731號

2017年07月31日

星期一

別了慈幼工房

2017-07-31

敲響銅鐘的意義有很多。其中,殉職消防員的靈柩經過生前駐守的消房局時,同胞會敲響銅鐘,有送別、完成任務的意思。慈幼中學的機械工房也有銅鐘,曾在那裡學習的慈幼仔都熟悉那鐘聲。在全校的下課鐘聲響起前,工房教師會預早敲響銅鐘。提醒學生快要下課,催促他們清潔和收拾大大小小的工具,並清理大型機械切削出來的金屬碎屑。

今年六月之後,機械工房的鐘聲不再。最後的鐘聲不只送走最後一批「機械科」的學生,也送走一批大型機械。原來,慈幼學校的機械工房將要關閉,既把大型機械淘汰,也將機械科與其他科目「合併」成科技科 ── STEM,Science (科學)、Technology (技術)、Engineering (工程)、Mathematics (數學)。這麼大的轉變,校方的處理低調得難以理解,相關消息不見於官方網站。

工房已歷半世紀

六月初,機械工房的羅紹華老師著急了,他在社交網站發帖,引起眾多校友的注意,紛紛回校:「機械工房由一九六四年至今,經歷五十三年,最終和大家說一聲再見,雖然有一萬個不捨得,但也百般無奈,只求以下機器有安身之所,有心人士能接收它們,避免送往堆填區厄運,機器大都性能良好,是我在機械工場這三十多年一步步添置的設備……」

拆卸百年校舍前奏

最終,那批機器得到不同機構接收,最後兩台在六月二十一日由貨車運走。一九九七年前,機械工房設在舊聖堂、七字亭樓下,為了興建小學部新校舍,才遷到現時的位置 ── 百年校舍的底層。這座建築由首任校長雷鳴道神父 (其後獲祝聖為主教,並獲確認為殉道聖人) 籌建,現正計劃重建。或許可以說:關閉五十三年工房是拆卸百年校舍的前奏!

修士不再 羅紹華接手

以往,機械工房都是由慈幼會的修士負責,校友總不會忘記李文德修士、何炳森修士、侯保祿修士、譚澤琦修士等。一九九五年,由於沒有修士可以繼續這方面的教學,遂由原本教導劃則 (Technical Drawing) 的羅紹華接手。他在一九七六年入讀慈幼中學,並在機械工房學習五年。一直以為,工房教師必然由修士出任,從沒想過有一天終由自己接手。

羅紹華回憶,前任工房教師沒有任何交代便離開學校,要突然接手時「一片空白」、「揦手唔成勢」。中學階段習得的機械操作技術放下十多年,已經生疏,需要重新練習後才能教導學生。還有,他接手時,一些機械已經出現問題,遂向本澳的基金申請資助逐步更新。之後,若有機械受損,無論零件輕重,都要帶到內地維修,甚至,曾經需要佛山的師傅到校解決大問題。

慈幼中學的機械工房曾是全澳最大的教學工房,擁有最多大型機械。由於機械高速運作具有一定危險,羅紹華對學生的要求格外嚴謹。既要確保學生安全,也要避免不當操作令機械受損。在課堂中,必定留意每台機械發出的聲響,好能第一時間發現和處理問題。他說:「平時可以同學生講笑,但係,我係工房好惡死!」

雖然,現在已把大型的機械送出,但是,羅紹華保存了一批較細型的機械,希望它們在新校舍落成後可以重新轉動起來,包括兩座修士年代的、歐洲出廠的車床。受訪當天,他指著其中一部「老古董」說:「我讀中學時,佢已經喺度。」不過,聽說將來可放置機械的空間只有二百多尺,羅紹華感嘆,新校舍落成又未退休的話,若是空間不足,惟有再把保留下來的機械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