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式樓宇易孳生蚊蟲 張志雄關注樓宇天臺積水問題

2017-08-07

【特訊】日前,澳門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組公佈,今年本澳共錄得8宗登革熱個案,除5宗為輸入性個案外,3宗本地病例均發現於下環街區。中區社諮會委員張志雄表示,相關部門在進行滅蚊工作時,應把範圍擴至舊式樓宇及天臺等容易有積水的黑點,減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被蚊蟲叮咬的機會。

日前民署表示將滅蚊工作安排在3宗本地病例患者的居住及工作地點附近的公共地點,以及下環區的公共街道、空置地盤等。張志雄指出,下環街區大多是舊式樓宇,當區一些的天臺積草叢生,雜物堆積,容易出現積水,引致蚊蟲孳生,增加當區居民感染登革熱的機會。他表示,政府部門應加強關注社區中舊式樓宇及其天臺的衛生情況,雖然現時相關部門進入私人業權的地方進行衛生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難,但亦應該與業主進行溝通、協調及勸喻,設法解決問題。如衛生或蚊患情況嚴重,政府則應該從維護公共利益的角度出發,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

現職醫生的張志雄又表示,登革熱的主要症狀為發燒,頭部、肌肉、骨頭、關節部位的疼痛,後眼窩痛以及發疹等,如市民發現有以上徵狀應馬上求醫。他又指出,市民應留意家中容易有積水的地方,防止蚊蟲在家中孳生;並可以在窗戶加裝紗窗,多穿著淺色衣褲,以及在裸露的部位噴上防蚊液,減少蚊蟲叮咬的機會。他又建議政府部門可參考鄰近地區的做法,利用科學的方式在社區中進行蚊蟲密度的調查,監測並發現蚊蟲孳生源,有效保障居民免受登革熱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