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費用最多470億美元

2017-08-07

【香港中通社8月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余木)英國與歐盟就脫歐已舉行兩輪談判,第三輪談判將於本月下旬舉行。英國《星期日電訊報》5日報道稱,英國為『脫歐』可最高支付360億英鎊(約合470億美元)。英國官方尚未對這一報道發表評論。

《星期日電訊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這一提議將是打破英國與歐盟談判僵局的唯一辦法。『脫歐』費用最終預計在350億到470億美元之間。

報道指出,英國官員可能提出的方案是,2019年3月脫歐後,每年付100億歐元,為期3年,進行貿易談判時,再付清尾款。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歐盟已將英國『脫歐』費用從640億美元提高到1090億美元。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表示,如果歐盟堅持巨額費用,英國將退出『脫歐』談判。

英國與歐盟脫歐談判已經進行了兩輪,目前陷入了僵持期。雙方不僅在公民權利、『分手費』、北愛邊境等問題上持續僵持,而新的問題又不斷湧現。然而,英國政府的談判立場和態度依然強硬。

分析人士指出,英國政府在『脫歐』問題上面臨艱難抉擇:『硬脫歐』將危及貿易,『軟脫歐』則意味著在移民問題上不得不向歐盟妥協。如果在『脫歐』過程中,政府的選擇導致英國經濟下滑,從而不得不採取更為緊縮的財政政策,將讓早已飽受公共開支削減之苦的英國人更加不滿,英國政府也將面臨更為不利的局面。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堅持強硬立場,不斷宣傳『達不成協議好於達成壞協議』,但這種表態明顯外強中乾底氣不足,迴避遲遲達不成協議給英國經濟帶來的持續發酵的消極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脫歐談判僵持越久,英歐關係的不確定性對市場的衝擊就越大;若達不成協議更是會讓英國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遭受重大損失。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脫歐對英國經濟消極影響已開始顯現。一是英鎊趨弱。英鎊兌美元匯率自去年6月的斷崖式下跌之後,雖有小幅波動,但不斷走弱的整體趨勢難以改變。 二是,英國通貨膨脹率從去年6月的0.5%上升到今年5月的2.9%,居民實際收入在08年金融危機後進入了新一輪下降。三是,IMF在最新公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英國的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了0.3%,而整個歐元區則上調0.2%。這些數據表明,脫歐的消極影響不僅會在短期內浮現,而且若脫歐談判僵持越久,英歐未來關係越不明朗,對市場的打擊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