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918號

2017年09月18日

星期一

如何剖視立法會選舉參選人的……教育視野

2017-09-18

普教中還是粵教中:課程革新的構想

及前有關普教中、粵教中的爭議聲只維持了一段很短時間,相信讓人意想不及。除基於本澳的超穩定社會結構外,更在於香港的“普教中"風波已把其中的政治養份消化得八八九九。同時,政治人物也不難把握住中央最大可能的立場:想推,但沒有強推。更何況,華人對於教育功能性素來都是偏向於功利性:普通話作為未來“揾食"的工具,其可換取的利潤想必較粵語為豐。中央想必更樂見此態,何必犯政治風險?從香港回歸20周年中聯辦所發放的普、粵混合短片形式,更能看出背後強烈的政治姿態。

無妨把視野提升,從課程革新的角度入手:近年有口皆說教育革新,但實際要怎樣去革新?借用課程學泰斗Tyler的名言:"想到革新,便會想到課程革新。"各界直觀的看法皆認為教育的革新先要動課程,特別是近年跟隨AI發展的日新月異,學科的實用性更日漸成為媒體抄作的工具:“哪些學系最有價值(薪水價值)"、未來的十大科系,以及應廢除的科系排行榜等。這可看出,自工業革命以來,工具理性主導思維的情況底下,學科本身的知識定位已受到功利主義前所未見的挑戰,習慣被稱為文科,其學科自然被易有實物成果的理科比下起,成為首當其衝的學科。

事實上,約在半世紀前的歐美教育,著名的永恆主義教育學者Robert Hutchins則主張需要重回經典,兩者平衡,才能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語文學科爭論,早已不再是普教中與粵教中,在台灣更出現了所謂是否廢材中華經典、古文等問題,追溯背後的因由,站在學科的立場除了出現所謂本土文學的爭論外,更多的是透過M.Apple所說的:課程即便意識型態的問題。課程、教科書是洗腦的工具,已成為批判派最強的口實。

在文以載道的文學道統,歷史、道德、文藝皆具有政治性的功能性。在功利主義與政治批判兩者夾擊底下,語文教學的發展是否需要走一條更大膽的出路,以後現代課程的語境進行解救:寫作與文藝二分;範文?便由學生與教師共同去選擇吧!

學校、教師與家長:教育市場化的反思

當不少參選人口裡掛著教師專業、專業教師何其重要時,不妨建議併合另一關鍵詞進行反思:教育市場化

照字面解讀,自能簡單解讀為把教育視之為市場一樣,重視效率、效益與效能,或用最淺白的用語:教育的最大功能是在於用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

當著名經濟學者M.Friedman主張此一理念,並認為能有效提升學校的效能,進而優化教學環境,便注定教育的未來要走上數十年的歪路。當家長成為消費者,教師成為服務員。上述的所謂提升教師專業、保障教學自主終不會成功,畢竟,作為消費者的重點是購買服務,而不是要配合服務調節態度。而教師與家長的矛盾在未來的日子可預示將會愈演愈烈。

與此同時,澳門的教師專業制度一向存在的吊詭問題:專業的"教師"身份,是由學校聘請後再能獲得確認。教師的專業認並不是學歷本身,反倒是獲得工作職位之後。而伴隨數年來小學人口激增,經濟走勢略緩底下,所謂教育補充課程大行其道。不少有志投身教師行業的人相繼報讀,其專業性是否能等同於本科出身?或由師範體系畢業而來的學生?值得探討,而此種以量化方式應付教育本質問題,其具體影響或在未來五年間浮面。

參選人會否真實地站在教師同樣的立場,檢視教育市場化的後遺與問題,並能帶批判的目光,檢視家長的立場,這將能洞察參選人對於教育經濟學的敏銳性,而不是單純把教育經濟學,看成為金錢的預算與監管而已。

結語:國際、國家與本土

國際教育的發展方向與本土教育發展的衝突與調適,在全球化的年代已成為了一門顯學。而從澳門積極參與PISA PIRLS,以及高等院校不斷透過資源提高自己的大學排名,把澳門推向國際化,似成為了定性的教育方針。

惟本土教育的方向應該往那裡去走?環顧澳門教育的歷史發展與地理格局,其本土化是否便是要走向國際化?還是有一些本土特定的議題,而長期為人所忽視?簡單如:底失業率、高升大率、沒有統考的壓力情下況下,怎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或言,學生真實需要學習的知識是甚麽?

陪隨近年國家對於澳門作所謂戰略性的定位,教育的方向已接近全面走向配合大政,卻完全忽視了上述所謂的本地問題。

要建立完善教育政策,本地的高等院校、學術機構,以及知識份子可說是至關重要,然而,搜羅本地高等院校探討與研究本地非高等教育問題時,除了PISA一項能沾國外之光外,近年可說是從缺。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搜索一下澳門幾所重點大學不同學系的教授近五年發表的研究論文當中,有多少探討澳門的,自然能找到線索。畢竟,單純研究澳門與要登上國際一流期刊的距離,還是有點遠。

在缺乏高等教育的貫通底研究支持底下,在以國家政策為本的教育方針底下,澳門本土性的教育問題是否能確切獲得關注?進而有解決方案?此乃剖視立法會參選人教育視野最簡單的一問。

(下) 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