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利用大灣區建設補澳發展短板

2017-10-12

【本報訊】政策研究室、思路智庫及澳門經濟學會昨假世貿中心蓮花廳合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澳門發展研討會」,中聯辦經濟部部長劉斌提出,在大灣區中,澳門應發揮自身獨特文化、中葡優勢,參與大灣區建設。並希望澳門解放思想、深化政策創新,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破解合作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同時深化區域合作,突出優勢互補,利用大灣區建設補足澳門發展短板。

主辦單位昨邀請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中聯辦副主任薛曉峰、中央駐澳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等嘉賓為研討會主持開幕式。內地、香港及本澳的專家學者,包括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副院長陳廣漢主講「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香港大學名譽教授、香港規劃師學會原會長凌嘉勤主講「發揮港澳獨特優勢,走向世界推動大灣區發展」;澳門經濟學會會長楊允中主講「大灣區建設與澳門產業結構深度調整」;澳門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思路智庫理事長郝雨凡主講「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區域定位」。還有多名學者就澳門如何發揮獨特優勢,透過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議題與議會者作交流。

劉斌在開幕致詞上,對於澳門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大灣區建設表達了四點建議:一要突出一個「謀」字,科學謀劃、善用「兩制」之利,為大灣區建設提供「澳門方案」;二是突出一個「特」字,發揮澳門獨特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增添發展亮點;三是突出一個「新」字,解放思想、深化政策創新,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破解合作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四是突出一個「深」字,深化區域合作,突出優勢互補,利用大灣區建設補足澳門發展短板。

政策研究室主任劉本立開幕致詞上表示,大灣區建設將可進一步有效保障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更好的助力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全面深化澳門與珠三角九市和香港特區的相互友好合作。未來,澳門需要不斷挖掘自身現有和潛在的優勢,按照「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要求,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提升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

他續指,特區政府對《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高度重視,積極參與了國家研究制訂有關發展規劃涉澳部分規劃內容的工作,並據此著手開展研究做好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相關準備工作。希望能夠精準用力,著眼於如何能充分發揮澳門自身的獨特優勢,找準定位,務實進取,不斷充實「一個中心」的功能,繼續發揮「一個平台」的作用,積極探索把澳門構建成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以主動參與的態度,透過先行先試,大膽創新的合作機制,共同開創出粵港大灣區建設發展的新局面。

思路智庫會長馬志成表示,《框架協議》明確了推進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的合作目標。相信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以解決澳門發展的資源局限,為澳門市民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在中央支持下,澳門將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融合發展,促進互利共贏合作關係,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中華文化傳播交流的重要平台,引領社會經濟發展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走出一條具有澳門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