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司澄清公屋短期非零供應

2017-10-17

【本報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 (見圖) 表示,交通事務局的預算確是緊張,但是,現在難以申請增加巴士服務的預算。並且澄清,短期內不是公屋「零供應」,只是供應追不上需求,但是,中、長期應可滿足需求,希望市民有「少少耐性」。

是否因為預算不足,以致需要調升巴士票價?能否向行政長官申請加大預算?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指出,交通事務局的預算確是很緊張。現在已是十月中旬,理論上可以申請增加預算,但是,實際難以進行,因為,趕不及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完成相關程序。

交通事務局現已公佈政府給予巴士公司的援助金額,羅立文指示該局局長,稍後也公佈巴士票的收益金額。他透露,巴士公司每月收入約一億一千萬元,來自政府援助及巴士票收益。並指出,運輸工務範疇今年及明年的預算差別不大,這是按照政府要求維持預算的指引來制定。他已要求各局長:「要小心用錢。需要用錢就用,唔需要用錢就唔用!」

修改的士規章已進入立法程序

每當颱風襲澳,總有的士司機「開天索價」,羅立文也知道相關問題。他指出,交通事務局剛完成修改《的士規章》的建議,已進入立法程序,仍未有提交立法會的時間表。由於仍有機會在聽取各部門意見後再調整內容,所以,現階段不會透露有何解決「開天索價」等問題的方案。

日前,工務局公佈多年前的關閘規劃方案計劃書 (https://goo.gl/N32KST),羅立文指出,曾有批示批准相關規劃,應該循著執行,但是,他會檢視有否條件落實。羅立文坦言,該規劃以中文編撰,雖已閱看所以圖片及圖表,但不能回應具體問題。

上星期,房屋局公佈「公共房屋需求研究最終報告」,羅立文表示,應是短期內的公屋供應追不到需求,不是短期內「零供應」。未來中、長期 (五至十年) 應該沒有問題,可以滿足需求。他希望市民要有「少少耐性」,數年後應能追上需求,再過數年的供應甚至可以超出需求。並承諾,今年之內將會公佈每年可提供公屋單位的數量。

不會調整社屋為主經屋為輔政策

「公共房屋需求研究最終報告」顯示,經屋的需求大於社屋,「社屋為主,經屋為輔」政策是否過時?羅立文回應,不會調整「社屋為主,經屋為輔」的政策。對於社會批評報告誤導社會,他表示,社會上有不同看法、依據是沒有問題的,政府未來至少每五年進行研究,從而了解供應和需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