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應天天都有美食節

2017-12-01

西灣湖,復夜市,這是一個非常敏感之問題,且曾經被激烈反對過。當年之設計和形式,確實有值得商榷之處,但經過多年,澳門內外環境之變化,看來有復辦之需要,但形式或地點,可以靈活改動,以適應當時天氣和展覽內容之需要,簡單的一句說,就是要「生」。

一連十多天的美食節,收過滿堂紅,營業數千萬,最後數天,還有不少食家,意獲未盡,希望吃過通宵,可見美食節之受歡迎,直是一年勝一年。

回顧這麼多年的美食節,大部分「主角」都是以亞洲菜為主,什麼日本美食展、台灣美食展、馬來美食展、韓國美食展……等等。

但,世界上還有不少國家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如以排場、陣容見稱之法國菜,精工細作之意大利菜,風味獨特的阿拉伯菜,份量驚人之俄羅斯菜……等等。

這些菜,不單代表一方的菜系和地方飲食特色,還包含當地或附近之文化,充滿知識性、趣味性和歷史性,若是經常接觸世界各地菜樣繁多的不同菜系,澳門人的國際視野將會大為擴展,更不論說大飽口福了。

但是,有些國家的菜式特別多,內涵深厚,如波斯、印度菜,但有的國家則歷史短淺,菜式不多,如非洲菜,如何能調和配合各國之長,短處?那就要考考澳人之智慧。

筆者認為可採取靈活機動之方式,配合展出國家的特色而選點和決定展覽日期。

如緬甸菜,在澳門有一定食客基礎,可選近三盞燈緬甸華僑聚區,舉辦她過五天至一周,若是菲律賓菜式展,則可選在營地街三街會館一帶舉行,尤其在晚上,上述地點比較空間,外籍人亦多,生意必會大旺,食客除了利口福外,還可加深了解苜國人文化。

若是在選點、菜式、規模,都能隨機應變,靈活變通,那麼,將來澳門可能天天都有美食節。

•阿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