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代導演對談:電影藝術與學院派

2017-12-02

【香港中通社11月30日電】(記者 寧之羽)香港導演趙崇基、彭秀慧、黃進和譚惠貞30日在香港城市大學展開對談,暢聊他們在拍攝電影過程中遇見的人事以及由此引發的對電影工業的思考。

趙崇基是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助理教授,也是黃進執導的電影《一念無明》的監製,還剛剛出了一本名為《看電影與拍電影》的書。

作為對談者最年長的一位,趙崇基認為,導演不應該以新舊來劃分,只有好導演和不好的導演,並且不可避免地,導演受其所在時代的影響。在他看來,無論讀不讀電影都可以成為優秀的電影人,學院的作用是提高一個人的境界和品位。

奪得上屆金像獎新晉導演的黃進對此頗有感受。他說,學院派和電影工業的人有不同的思考問題方式,前者在學校研究最優秀的電影,因而比較理想化,後者則有經驗加持,但思維往往不能跳出工業。

所以學院派的人進入電影工業會經歷一輪挫敗。黃進覺得,兩個極端都不理想,兩者應該要走向對方,認為自己目前是需要彌補經驗,但學院仍是很重要的養分,是自己即使在工業都能堅持信念的源頭。

既當導演又做編劇、演員的彭秀慧則表示,學院是教授藝術的價值,關於人生應該做什麼的問題。已在電影圈打拼多年的她從演員角度舉例指,一個學生從學院走出來時還不是好的演員,還需要從工業中慢慢積累磨煉。

對於外界認為她的創作主攻女性市場,彭秀慧說,自己寫劇本時想不到那麼遠的事情,就只是想寫好劇本,在這過程中會有市場的誘惑出現,但她會提醒自己這不是自己應該考慮的。

與黃進一樣,通過特區政府“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得以拍攝自己第一部電影的譚惠貞說,比起走進電影院看戲的觀眾,學院賦予電影更深層次的東西,包括某件道具的象征意義等,認為新人進入工業是會遭遇挫折與衝擊的,但學院派往往能夠帶來這個行業裏欠缺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