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經濟學者反駁三種西方錯誤觀點

2017-12-18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 趙建華)明年中國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副院長蔡昉17日在北京表示,中國書寫了過去40年的成功故事,但在評價中國故事時卻容易受到來自西方的錯誤觀點影響。

當天,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在北京舉行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經濟學動態》復刊40周年大型研討會,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社科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等多家中國高校、研究機構的經濟理論研究者與會。

在此次研討會上致辭時,蔡昉表示,討論中國經濟問題時,有三種來自西方的觀點影響著不少經濟學家。

一是哈耶克的觀點——『人類行為的意外後果』,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羅納德•科斯、張五常等經濟學者受其影響。過去40年,包括農民、工人、企業家在內的千千萬萬個中國當事人有意識地參與了改革開放,如果把他們說成是瞎撞,有失公允。

二是經濟學家錢納裡的觀點,認為一個國家如果看清了體制弊端,並清除這些弊端,即使不存在發展的必要條件,也能實現快速發展。按照這一觀點,如果『不具備發展條件』,中國過去30多年如何保證年均近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三是保羅•克魯格曼和艾爾文•揚不斷唱衰中國,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既不是奇跡,也不可持續。他們沒有看準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長達30多年的高速增長,總是在講中國的發展不可持續,那麼到底(高速增長)多少年才叫可持續呢?

當天的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表示,需要在過去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基礎上,總結中國發展的基本軌跡、基本經驗和基本規律。今後中國的經濟發展必然有別于以往的發展過程,須更多地從現實問題中找經驗,提煉經濟發展奇跡背後的中國經驗和中國規律。

《經濟學動態》是由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倡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1960年創刊,1964年底停刊,1977年10月試復刊,1978年1月正式復刊。該刊物既反映中國國內經濟理論動態,也探討和跟蹤其他國家經濟學流派的最新觀點,同時關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現實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