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紀念物變殘舊 冀當局重視助尋回存在意義
2018-01-15
澳門回歸近廿年,當年回歸時舉行中葡兩國將澳門管治主權的交接儀式,以及隨後的一系列慶回歸活動,雖然已是很多年前的事,對筆者而言卻仍歷歷在目,彷彿昨天發生一樣。回歸前澳葡政府曾以“紀念中葡友好”的名義,在本澳各區放置久多件大型藝術雕塑,亦稱為“回歸紀念物”,這些年間,十件雕塑紀念物除西環的融和門及已拆走的“女性與狗”雕塑外,其餘八件仍完好無缺地矗立在原位置上。筆者近日逐一走訪這些紀念物,察看經過將近二十年它們的變化。
十件只餘九 “女士與狗”早年被拆走
說來這十件紀念物,按時間順序,第一件紀念物屬於一九九三年十月廿九號揭幕,在西環堤畔對開海面六十米處的“融和門”,其餘紀念物在緊接的六年時間內先後落成,依次為大三巴牌坊耶穌會紀念廣場旁兩側的“男女”和“女子與狗”,羅理基博士大馬路松山隧道口附近的“蓮花雕塑”及何賢公園迴旋處行車隧道上的“東方拱門”,白鴿巢公園裡的“擁抱”雕塑,氹仔北安至澳門國際機場迴旋處雕塑“乘風展翅”,澳門半島北區的“東方明珠”,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即鴨涌河公園)中央大草坪上“永遠的握手”,路環媽祖文化村上的大型媽祖玉雕石像,以及最後一件、在一九九九年三月二號揭幕、座落在宋玉生廣場的“觀音蓮花苑”。
大部分紀念物由葡人設計建造與“紀念中葡友好”意義存差距
在這些紀念物之間遊走,發現大多數紀念物的建造意義在於表達出中葡兩國雙方之間的互相理解、和平、文化匯聚、不同種族和宗教的交融,以及雙方友誼長存等主題。而這些紀念物早年放置在各區後,坊間評價好壞參差,當中以負面評價居多,有認為,這些具藝術性或抽象派的紀念物,從設計、製作到落成整個過程,均由本地葡人或葡萄牙當地的藝術家一手策劃,美其名是“紀念中葡友誼”,理應整個過程由中葡雙方的藝術家合作,或由兩國藝術家各自製作,以組成十件紀念物雕塑。可惜當中並沒有中國或澳門本地的藝術家能真正完全參與,僅“觀音蓮花苑”後期由中國南京的晨光集團鑄造和安嵌,“媽祖石雕像”由雕刻家梁晚年設計而已,在當時實為市民詬病。
歷經廿載 變殘變舊失光采
加上紀念物安放後,經時間洗禮後大部份現在屬於城市大型藝術品而已。當然較正面的意見認為,這些大型雕塑能增加澳門小城的藝術感,進一步突顯澳門中西方文化交匯的特點,然而經過近二十年的歲月,不難發現這些長期放置戶外的紀念物已經失去昔日亮麗,雖說部分紀念物在製作時以鋼材鑄造,不易破損,不過在多次風吹雨打後,基本難逃色彩泛黃氧化的殘舊感。如在羅理基博士大馬路近松山隧道出口處的“蓮花雕像”,其安放位置處交通繁忙位置,平日經過上址以車輛為主,行人甚少經過,加上該處並非景點,附近又有酒店、油站及領事館等建築物圍繞和樹木遮蓋,若不仔細留意,根本不會發現該雕塑的存在。另外,雕塑久經風霜侵蝕,外觀當然和剛安放時差距甚遠。反之鄰近的“東方拱門”,因矗立在何賢公園迴旋處行車隧道上,以耐候鋼鑄造,然後以自身氧化功能達到沉色效果,即平日我們說的“生鏽”作用。筆者依稀記得,剛坐落時“東方拱門”是橙色的,晚上在燈光照射下更見鮮艷。後來時間久了,逐漸由鮮橙色變成現在的棕紅色,故坊間亦戲稱該紀念物為“廢鐵”或“生鏽鐵”,上述暱稱遠比本名“東方拱門”更為大眾採用。至於大三巴牌坊耶穌會紀念廣場的“男女”,白鴿巢公園裡的紀念物“擁抱”,鴨涌河公園裡的“永遠的握手”,北區的“東方明珠”,以及氹仔北安的“乘風飛翔”和在路環媽祖文化村上的“媽祖玉雕石像”,相對來說外觀上仍然保存得很好。而原本在耶穌會紀念廣場、與“男女”相對的“女士與狗”,在安放後起爭議聲不斷,大部分市民對於因為安放年份是一九九四年,而該年生肖是狗,而製作出“女士與狗”雕塑並不接納,加上雕塑的女子姿態屬於坐姿,且抬起一腿,如此姿態實在顛覆了中國傳統的女性儀態,毫無美感,終於在二零一零年將該雕塑拆走。
零存在感 大部分人不清楚來歷和意義
這些在小城裡已經逐漸成為都市藝術品的大型擺設,不止欠缺定期保養維護,旁邊連個介紹指南都沒有,感覺頗為冷清和孤單,確實有點遺憾,假設八十後出生人士知道部分紀念物的存在,若真正問及“澳門回歸前已經安放在各區、紀念中葡友好的紀念物雕塑是哪十個?”,相信將會是一條有點“考起人”的問題!因為多年來大部分人對它們存在的意義為何、因何事而製作、正確名稱是什麼?恐怕沒多少人完全知道,更別說二千年或之後出生的年輕人。
安放位置欠理想 看得到靠不著
誠然,這批紀念物造價由二百萬至二千八百萬元之間,以當時澳門的消費水平來說價格算高,筆者認為,某程度上十件實在過多,只須從中選出兩、三件具代表性的便可,無須區區打造而導致這些當年花費大量金錢製作的紀念物,變成純觀賞,實際來說沒有一點用處:相信主要原因是,個別大型紀念物放置在馬路之間的圓形地,或與行人有一定距離的馬路交匯處,每天只有駛經該段路的車輛在旁飛馳,行人或旅客想靠近,站在旁邊拍照留念都沒有機會,如“東方明珠”及“乘風展翅”便如此。這些令人看得到、摸不著,長期擺放又無人理會的紀念物,使人有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感覺。
融和門荒廢多年如水中大型廢墟
在眾多的回歸紀念物之中,筆者較關注的是西環“融和門”及宋玉生廣場的“觀音蓮花苑”。說起融和門,剛揭幕時筆者仍在讀小學,記得第一次去融和門是白天前往的。當時仍未有西環大橋,對岸橫琴亦不像現在般現代化地高速發展。站在融和門放眼望過去,是一片又一片青青翠翠的山頭,很有小鄉風味。此外,整幢建築物四周被海水包圍,偶爾遇上潮退時鼻子裡聞到有鹹水氣味的海風,感覺舒服極了,天氣好的時候還看到日落!若晚上去散步,建築物下四邊的大型射燈從下方照亮融和門,讓夜空中黑色高冷的融和門,增添一份浪漫和美感,又因為融和門下方設有供遊人休息的長椅,故當時吸引了不少市民在晚上到該處散步聊天,或者作為跑步的其中一段必經之路。
昔日美景不再
結構上,融和門本身由四根高四十米的兩組支柱互相勾住而成,屬鋼筋骨架,再由混凝土完成建築物的核心,外層鋪設黑色花崗岩。可惜,自融和門頂端、中間和近地面的花崗岩剝落後,整幢建築物被封鎖且禁止行人進入。筆者在融和門外圍所見,入口處已鎖上大閘,並用一把鎖牢牢鎖住;連通往融和門的行人道四周亦設有欄網,原來由葡式黑白碎石鋪設並砌出“融和門”中文及葡文寫法的行人道雜草叢生。再從側邊仔細觀察,通道的兩邊水泥已出現裂紋,行人若要通過實屬危險,適逢拍照當天潮退,行人通道旁邊露出的石灘堆了不少斷枝和垃圾。綜合而言,整個融和門已失去往日風采,極其量算是一個廢墟而已,回想過去這處的美,實在唏噓!
蓮花苑觀音負評多 卻成旅客必到觀光點
另一座紀念物“觀音蓮花苑”,自揭幕日起不少人以為這是一座聖母瑪利亞的雕塑,後來得知正式名稱是中國的觀音後,又引來一些負面評價!翻查資料顯示,該紀念物由葡萄牙設計師李潔蓮設計,雖然落成後指出,這座觀音背海且頭部微側、面容稍為朝地,是經過風水師精確計算而定,屬觀音翻越松山、走向位於美副將大馬路觀音堂的位置。但此觀音卻和中國人從小認為的“望海觀音”實在相差太遠,加上觀音的模樣不太像東方人,安放位置並非望海或自山上俯視,當時讓不少人感到“貨不對辨”。可是由於這座觀音和傳統觀音有點不一樣,反過來吸引了不少旅客前來觀光。觀音的蓮花座原是人工島,內部分兩層,第一層為觀賞室,第二層為多功能廳和小型圖書館,中間以旋轉樓梯連接,在樓梯的牆面上掛有設計師的設計草圖、設計及鑄造過程。自颱風吹襲後,觀音蓮花苑便暫停對外開放至今,近日前往視察時蓮花苑四周已築起棚架,相信將會進行維修保養,至於何時再次對外開放,須等文化局另行通知。
對回歸紀念物維護上的一點建譏
視察過眾多的回歸紀念物後,筆者建議,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應重審視現存的紀念物情況,對所有紀念物宜進行定期維修保養,並非負針對性的個別幾個,或對外加強宣傳相關紀念物,讓來澳旅客得知它們的存在意義和紀念價值,同時結合各區的世遺景點宣傳,或在旅遊路線上加入參觀回歸紀念物的元素,亦可以在旅遊負冊子或宣傳單張上簡介一下它們的資料。這些紀念物裡面,筆者最惋惜的是融和門,可能和筆者年少時的回憶有關,眼看融和門已經荒廢多年,一片淒涼,感覺上實在糟蹋了一個良好的休憩或觀景場所。在此期望相關部門多加重視,讓這些回歸紀念物尋回它們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