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午夜出招對美貿易反制?

2018-04-03

【中新社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李曉喻)北京時間4月1日午夜,中國宣佈對自美進口的128項產品加徵15%或25%關稅。

這意味著針對美國此前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的回擊正式落地。中新社記者瞭解到,之所以半夜出手,是因為按規定,2日零點後的通關就要開始徵稅。

——為何半夜發佈消息?

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公告,認定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決定於3月23日起,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即232措施)。

3月23日,中國商務部發佈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3月31日,評論期結束。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4月2日透露,評論期間,大量民眾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對措施及產品清單表示支持,贊成政府採取措施維護國家和產業利益,部分民眾還建議增加措施力度。經過評估,決定對自美進口的128項產品實施上述措施。

至於為什麼4月1日半夜發佈消息,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官員對中新社記者說,這是因為按規定,2日零點後的通關要徵稅。

3月23日發佈清單徵求公眾意見,3月31日評論期結束,4月1日夜發佈消息決定加徵關稅,4月2日執行,官方行動力可見一斑。從如此緊凑的時間表中,中國政府的態度相當清晰:中國絕不會坐視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一旦利益受損,將堅決出手回擊。

——為何要先行磋商?

在對128項美國產品加徵關稅這件事上,中國的行動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先禮後兵。

該發言人稱,3月26日,中方根據《保障措施協定》在世貿組織(簡稱WTO)向美方提出貿易補償磋商請求,美方拒絕答復。鑒於雙方“沒有達成一致的可能”,3月29日,中方遂向WTO通報了中止減讓清單,決定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徵關稅,以平衡美方232措施對中方造成的利益損失。

——是否還有後手?

和美國挑起貿易衝突的出發點不同,中國採取反制措施是為了把美國“打醒”,使其認識到如果對華髮動貿易戰的嚴重後果,將中美經貿合作重新拉回正軌。

該發言人稱,希望美方盡快撤銷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措施,使中美雙方間有關產品的貿易回歸到正常軌道。他強調,中美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該發言人並表示,雙方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彼此關切,實現共同發展,避免後續行動對中美合作大局造成更大損害。

值得注意的是,對128項進口自美國的產品加徵關稅,祗是中國對美國232措施的反擊。對美國301調查,中國還未正式出手。

在上周舉行的發佈會上,當被問及中方今後會否針對美國發佈更多反制清單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說,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害怕打貿易戰。“我們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以強淩弱,絕不會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我們不排除任何選項”。

言外之意,如果美國繼續一意孤行,在企圖挑起貿易戰的路上越走越遠,中國會有更多後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