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舉貿易保護『大棒』美國連犯三錯

2018-04-10

【中新社博鰲4月9日電】 (記者 李曉喻)舉貿易保護“大棒”施壓中國,美國是在對錯誤的對象,用錯誤的手段,發起一場錯誤的爭端。

其一,對象錯:應為美國貿易逆差負責的是美國自身,而非中國。中國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中美貿易不平衡歸根結底是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國際分工不同等多方面客觀因素所致。如果美國儲蓄率低、過度消費情況不改變,即使沒有中國商品,美國貿易逆差也依然會存在。“板子”打在中國身上,不公平。

指望中國會在“大棒”下屈服,也是打錯了算盤。靠實力和強權打壓中國不會奏效。中國官方已多次表示,中方“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以強淩弱,決不會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其二,手段錯:貿易保護主義本身就是錯的。如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所言,歷史已經證明保護主義沒有出路,沒有哪個國家可以通過保護主義解決自身面臨的經濟問題。

在目前全球經濟格局中,美國不可能在短期內找到性價比高的“中國製造”的替代品。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祗會增加美國生產者的生產成本,導致美國消費者福利受損,生活水平下降。

使用301調查,更是錯上加錯。

根據301條款,當某個國家的某項政策或實踐被美國認定為“不合理”“不公平”時,即可實施單方面制裁,但“不公平”“不合理”的判斷標準完全掌握在美國手裡,具有濃厚單邊主義色彩。此次美國重拾301調查“大棒”向中國施壓,本身就是對國際規則的踐踏。

基於301調查結果對中國採取限制措施,亦違反了WTO要求其成員在發生爭議時“應訴諸爭端解決機制,而不能做出單邊決定和採取單邊措施”的規定,是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

其三,目的錯:美國此番單方面挑起貿易摩擦,實為醉翁之意不在酒。削減對中國貿易逆差祗是表面,其真實目的至少有二:一是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這從劍指“中國製造2025”的301徵稅建議清單中可見一斑;二是以此為契機,推倒重談現有國際貿易規則。

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的話說,美國不是不要經濟全球化、顛覆WTO,而是“以退為進”,通過威懾政策謀求更有利於美國的國際貿易規則和貿易體系。

這兩個目的都是錯的。一國想要真正長久繁榮,保持開放與合作的心態非常重要。焦慮憂心于別國發展,將其看成是對自身的威脅而非機會,實際上是冷戰思維,與當今時代和平與發展的大潮格格不入。

誠然,現行國際貿易規則和貿易體系有需要改進之處。但改進方向應當符合大多數WTO成員的期待,而非由美國決定;改進手段應當是磋商談判,而非威懾恐嚇。

錯誤的對象、錯誤的手段、錯誤的目的,美國在中美經貿合作大棋局中落下錯誤一子,不僅損害兩國經貿關係,也給亞洲乃至全球經濟與貿易帶來風險。盡早“悔棋”,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