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工傷事故死十九人

2018-05-26

【特訊】根據勞工事務局2017年收集的工傷申報個案資料,在「暫時無工作能力」方面,有1265人已可即日恢復工作、1727人的缺勤日數為0.5日至3日、2956人的缺勤日數為3日以上、而1444人的缺勤日數仍在調查中;有17人存在「長期無工作能力」以及19人「死亡」(當中14人的死亡不涉及違反職安健法規,5人的死亡與違反職安健法規有關),而每千名工作者發生工作意外之受害比率為19.6。所有死亡個案均送交司法機關核實是否涉及工作意外,勞工事務局日後將根據判決結果對有關數據作出倘有的修正。

按行業統計,首三位最多工作意外受害人從事的行業分別為「文娛博彩及其他服務業」(41.0%)、「酒店及飲食業」(25.7%)及「建築業」(10.2%)。按工作意外原因統計,首三位最多導致工作意外的原因為「夾傷、刺傷或割傷」(21.7%)、「踩踏或碰撞物件」(18.1%)及「人墜下-在平地上跌倒」(17.8%)。

2017年勞工局查處涉及工作意外個案中,因工作環境存在不妥善之處導致意外發生而違反職安健法規,共處罰26人次,涉及32名受害人次,處罰金額總數為澳門幣167000元。在處理僱員的工傷補償事宜方面,因違反第40/95/M號法令《工作意外及職業病損害的彌補制度》規定,共處罰35人次,涉及僱員154人次,處罰金額總數為澳門幣182500元。

勞資政三方攜手共同推動職安健文化

△為讓公眾有效掌握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工作意外及職業病現況,勞工事務局編制並公佈2017年度《工傷統計分析報告》,冀警惕社會各界關注和貫徹執行職安健的相關措施,避免意外發生。提高本澳職安健文化有賴勞資政三方共同推動,職安健涉及到市民大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在構建安全和健康工作環境的過程中,除了特區政府的努力之外,僱主應確保僱員工作環境的安全和健康,僱員亦應遵守相關的工作守則與程序。

為監察本澳各行業的職安健狀況,勞工局2017年對不同工作場所(包括建築工地、工業場所及商業場所等)進行了3791次職安健巡查,其中包括兩次針對全澳建築工地和工程地點的職安健排查行動,兩次行動共發出36個停工批示,提出383項改善建議,針對其中149項不安全情況作出處罰。勞工局會繼續採取「即罰、即停、即教育」的執法措施,即時勒令職安健表現不及格的工地停止相關危險工作,除依法提起處罰程序外,勞工局會要求有關人員即時開展檢討會議,強調相關職安健預防措施,待有關場所的不安全狀況完全改善並符合要求後,方可恢復有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