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氹仔段舒緩交通成效不大 何潤生促儘快落實輕軌東線詳細規劃

2018-09-22

【特訊】日前政府表示有信心輕軌氹仔段將於明年通車,意味著澳門公交問題或出現突破,立法會議員何潤生認為,倘若輕軌只有氹仔線通車,相信成效不彰,同時隨著社會發展,昔日輕軌路線規劃構思或已不合事宜,為避免輕軌建設費用進一步成為無底工程,促請政府前瞻性根據社會發展進行調整,儘快落實輕軌東線的詳細規劃、預算及興建工作,經新城A區接連關閘至氹仔,解決澳門未來的交通困局。

何潤生指出,「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2010-2020)」提出以輕軌為主,巴士及的士為輔,配合步行系統的出行模式,並計劃於2015年中期目標會配合輕軌完工通車,可見政府當年認為輕軌會在2015年或之前完成。但由於輕軌路線欠缺周詳的規劃及考慮,加上工程期間出現各種糾紛,導致各種規劃至今未能落實,「爛尾」之餘更成為「大白象工程」。巴士仍然是澳門居民出行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出現超負荷的情況,令到搭車難、超載等問題長年存在,甚至未來政府是否仍沿用輕軌為主,下一個十年規劃是否已經着手開展工作仍是一個問題。

倘若輕軌於明年通車,何潤生相信會有助舒緩澳門的交通困局,但成效不大,甚至處於尷尬局面,現時坊間不少聲音已經質疑輕軌是否仍需要「全澳興建」,同時憂慮工程總造價會否進一步提升,他認為問題在於政府資訊不透明所引致。現時輕軌路段由於種種爭議,難以制定落成時間表,加上審計署日前公佈輕軌審計報告,估算輕軌工程總造價超過五佰億,更需花近六十億外判氹仔線的「營運及維護服務」,同時系統完工無期、相關部門亦未能提供明細投資估算,可見輕軌現階段依然存在規劃混亂、成本效益差、社會共識不足等問題,政府應根據未來社會實際情況作出調整,盡快落實輕軌最新預算,以及公佈最新路線規劃,釋除公眾疑慮,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輕軌成效。

未來新城A區落成後即將有大量房屋興建,意味著大量居民會在A區居住,加上港珠澳大橋通車,人流將進一步增加,交通成為區內重要民生問題,政府必須加快完成設計,未雨綢繆在規劃石排灣線的同時規劃好東線詳細資訊,務求於居民遷往A區居住之前完成並進行運作,解決新城A區可能出現的交通問題,他又希望政府做好輕軌接駁橫琴的工作,為粵港澳大灣未來發展做好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