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0-05-14

同善堂值理會聯席會議 同善堂值理會主席許世元日前主持召開值理會、監事會聯席會議。該堂副主席李萊德、莫均益、林金城,副監事長何華添,值理霍麗斯、賀定一、冼志耀、何榮祥、李子豐、馬有友、陸永根、莫桂波、邱金海、李傑興、何敬麟、姚繼光、蔡明威出席。 會議中,該堂醫務部報告四月份贈醫施藥工作。全月共免費診治二萬四千三百八十五人次,日平均八百四十人次。其中爐石塘中醫診所內科五千四百六十八人次,跌打科六千五百六十人次,司打口診所西醫內科七百廿三人次,內兒科二千零七十七人次,牙科七百九十人次,五官科一千零卅六次人次,婦兒科一千一百卅二人次,針灸科一千九百五十二人次。共派中藥煎迾八千六百一十三劑,派西藥五千七百四十八包,免費照X光片十三張,心電圖檢查四張。 福利部報告四月份助貧施濟工作。全月共派白米五千二百五十斤,派食油(九百毫升庄)五百一十五瓶,派跌打酒二百零四斤,施棺(連火葬費用)一單。  

「城市文學創作獎二零一零」優勝者產生 由香港城市大學、香港藝術發展局、澳門基金會合辦的「城市文學節二零一零」系列活動之「城市文學創作獎」,已選出各組別之獲勝者,頒獎禮於五月十五日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 「城市文學創作獎」目的是鼓勵澳港地區的青年從事華文創作,促進兩地的文學交流。今年創作獎題目以「人與自然」為主題,分散文、小說、新詩、文化與藝術評論四個組別。每組分設冠、亞、季軍及優異獎。冠軍獎金港幣五千元、亞軍獎金港幣三千元、季軍獎金港幣一千元。本屆共四百九十六人參賽,散文組二百二十五人,小說組九十三人,新詩組一百六十五人,文化與藝術評論組十三人。澳門參賽者共三十五人,其中澳門科技大學的羅小莉同學獲得散文組季軍,澳門大學龐嘉穎同學獲得小說組優異獎。 各組別得獎名單如下﹕ 一、散文組﹕冠軍李浩榮《山中札記》,亞軍蔡白蓉《我在橋上看風景》,季軍羅小莉《循光旅行》,優異獎杜明瑋《最後的遊戲》,優異獎曾繁裕《遠近》,優異獎曾偉強《將我撒入海》。 二、小說組﹕冠軍鄭家濠《殺猴記》,亞軍衛改蘭《順生》,季軍姚菲菲《城》,優買獎錢韻芝《桐花》,優異獎黃藝彤《水仙城》,優異獎龐嘉穎《但聞啼鳴讖前塵》。 三、新詩組﹕冠軍周漢輝《回水澗石》,亞軍林知陽《十一月記》,季軍譚凱尹《野望》,優異獎林志華《是天空很大,還是我的視線很短?》,優異獎何應權《僕人的故事》,優異獎黃韻宜《嘀—嘀—嘀》。 四、文化與藝術評論組﹕冠軍衛改蘭《最後的土地和尊嚴—關於紀錄片》,亞軍何應權《洪荒下的泥偶—重讀與有感》,季軍從缺,優異獎魯若水《挽歌》,優異獎呂晨《家園,抵抗與順從—和中的現代化進程與人的身份迷失》。 本屆創作獎之評審委員包括﹕北島、李銳、林沛理、許子東、張大春、陸灝、楊照、楊澤、劉再復、劉克襄、鄭愁予、遲子建。  

「澳門系列」十五日舉行 民政總署主辦的「二零一零嘉模講壇」──「澳門系列」講座,將於本月十五日(星期六)於氹仔嘉模會堂舉行兩場講座,分別由澳門大學歷史系教授何偉傑及范岱克主講,向市民解讀澳門歷史,鑑古知今,領會本土歷史文化的內涵。 第一場講座題為「一衣帶水──百多年來澳門與香港的情誼與競爭」,由何偉傑教授講述在《南京條約》簽訂後,澳門與香港開始進行貿易競爭,香港吸引了一些土生葡人前往發展事業,成為香港早期得以發展的重要動力。澳門和香港同處珠江出口,在二十世紀初期的革命運動中,亦同樣受到影響。到一九四一年底,香港淪陷前後,澳門成為來自香港的難民的安居之所。 第二場講座則由范岱克教授主講,題為「廣州和澳門的商人──過去、目前和未來研究的簡介」。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的廣州與澳門商人處於當時世界經濟興盛的中心之一,因此,對該批人士的研究有助理解當時兩地的商業貿易和發展,而這些行商的活動,對於瞭解全球經濟興起十分重要。 是次講座的兩位嘉賓均來自澳門大學歷史系,何偉傑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澳門歷史、澳門旅遊業、港澳關係等,著有《世界文化遺產以外──路地區的轉型與城市發展》等多篇論文。范岱克主要從事珠三角地區的生活、貿易和社會的不同方面研究,著有《廣州貿易──一七零零至一八四五年中國沿海地區的商業與生活》,目前正在撰寫關於中國商人家庭的歷史。 為增加市民對中國考古知識的興趣,當日出席講座的觀眾可以八折優惠價購買民署文化康體部之出版物。出席系列講座達到一定次數的觀眾,更可獲得由民署與各協辦機構包括北京大學、澳門大學和澳門筆會共同頒發的證書,以低至五折的優惠價購買民署的出版物以及免費獲贈精美書籍一冊。 第一場講座的時間由下午二時正至三時四十分,第二場講座則由下午三時五十分至五時三十分。講座當天設有專車,免費接載市民往返八角亭巴士站和嘉模會堂,出發時間為下午一時二十分。講座費用全免。歡迎有興趣人士或團體參加。預留座位或查詢可致電八三九四 三七八二或八九八八 四零零零,亦可登入民署網上報名系統報名www.iacm.gov.mo。  

崔世平周五探討「八十後」的現狀與未來 為了令「八十後」的大學生更了解自身的使命和社會對他們的寄望,同時讓社會大眾重新認識「八十後」,澳門大學邀請了崔世平博士擔任「澳大傑人講壇」第六講的主講嘉賓,以「我都是八十後」為題,與大家一起解讀「八十後」的現狀與未來,歡迎各界人士參加。 「八十後」指的是出生於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九年的一群。由於「八十後」成長於科技網絡發展迅速、經濟環境良好的年代,他們的思想行為模式總是備受爭議,如被媒體稱為「垮掉的一代」、「最沒責任心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漸趨成熟的「八十後」開始以行動去推翻大眾的誤解。放眼全國,「八十後」在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後及北京奧運舉辦期間均表現出大愛無疆和團結一心的愛國情懷;而澳門的「八十後」在剛過去的五.一遊行中,以和平有序的態度表達訴求、關心澳門社會,這些事例逐漸改變著大眾對「八十後」的看法。 主講嘉賓崔世平博士為現屆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立法議員、澳門特別行政區舊區重整委員會可持續發展小組召集人、澳門大學校董、澳門城市規劃學會會長、《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專家顧問團成員暨澳門專責小組顧問,亦是中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博士、美國及澳門註冊土木工程師、美國註冊結構工程師等。此外,崔博士在本澳創立的新域城市規劃暨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曾參與澳門多項主要規劃及建築工程項目,如「二十一世紀澳門城市規劃綱要研究」、 「澳門創意產業區規劃綱要研究」(該項目獲國家建設部頒發二零零五年度全國優秀規劃設計三等獎)等。 是次講座由新濠博亞娛樂冠名贊助、澳門霍英東基金會贊助,將於五月十四日(星期五)下午二時三十分在澳門大學何賢會議中心一號室(HG01),以廣東話進行。留座或查詢請致電澳門大學學生事務處黃先生,電話八三九七四八二一,電郵:jwong@uma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