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澳堆填區不設防

2010-11-27

【本報訊】環保基建狀況連連,繼焚化中心被曝光有一堆問題後,本報發現,位於九澳聖母馬路的露天九澳堆填區,在處理焚化爐尾氣清除出來的有毒有害物質──飛灰,在無特別預處理、現場又無壓抑措施下傾倒出來,「白灰」滿天飛,甚至飄出堆填區外,情況令人憂慮。有關注團體狠批做法絕不能接受,根本是將此前環保工作投入資源一舉浪費掉,促當局交代並負上責任。

露天堆填區無防護 本報記者昨走進只用約三米多高的鐵線網、帆布隔開聖母馬路的九澳飛灰堆填區,隨即已飄來陣陣有異於垃圾般之惡臭味,地下則是較乾和鬆軟的灰白色之「泥土」,剛巧碰上兩個全身穿著防護裝備的工作人員正要將「CSR」車上之飛灰傾卸,在場工作人員見狀亦勸喻:「唔好入去呀!」「(這)就是有毒…走開一點安全,不是騙你的!」催促記者盡快離開,他自己亦快步走出場外遠處暫避。 傾倒一開始,即揚起大量灰塵,記者站在門外,離傾倒處約逾百米,亦被「波及」,全身及攝影器材佈滿大大小小的白分灰塵,甚為狼狽。工作人員強調該處經常灑水防止灰塵大量飄起,至於為何現場看不到,則「幽默」地說:「現在這樣你都不敢灑啦!」

林宇滔:重創澳門環境 對此,工聯民政民生關注組成員林宇滔直言做法是對本澳環境好重大的傷害,是「好有好有好有問題」、「完全不能接受」,並說:「即使,現在環保局講給我聽,焚化爐有幾嚴格處理都好、有幾多監管都好,單是這裡,就可將之前所有防污的努力,在這裡就一次過浪費曬,是將所有的染污物排翻出來給環境。」 與焚化爐尾氣超標、無監管相比,林宇滔認為這問題大家更應關注,因為尾氣超標也還是有經清除污染物程序才排放,這則是更為直接污染,是將集中起來污染物或最有毒的物質,就「赤裸裸」地放曝露在環境,更無第三方監測這有否問題。

飛灰──垃圾焚化後濃縮毒物 林宇滔指,焚化爐產出之飛灰,就是尾氣在其煙囪排污口被「所謂環保方式」截下來的東西,內裡含有許多有毒物質,如重金屬、二噁英(致癌物質)等,是濃縮了焚化爐尾氣處理出來的污染物,實需要有完善的後續處理。從現場工作人員穿起全套保護衣去處理,已可見到卸下的飛灰其毒性有多大,且當人體吸入過細的粉粒則只會一直積累在肺部,無法排出,長期吸入則會嚴重影響健康。 就林理解,一般是絕對不會這樣操作,正常應先在焚化廠內進行固化程序,用水泥將飛灰混合凝固起來,免輕易被外力移動致洩漏,然後將之填埋,嚴格隔離。環保局亦曾宣稱有做固化工作再去堆填,惟現在看到情況卻完全不是這回事。林提到,以前到這裡視察時是「無遮無掩」,連鐵線網、帆布都沒有,經其反映後才加裝這些設施,但想不到情況竟是這樣,即使辯稱會倒完才固化亦說不過去,因環境已被污染。

促盡快補救改善 林促請政府展開補救工作,首先要詳細分析、查明飛灰的成份,當中有毒成份的濃度,且必須因應結果,制定一個真正能保護到周圍環境的處理這些污染物程序,同時,展開監測周邊環境,是否已有受到「這些如此違反常理的程序」影響。 除要立刻進行改善外,他強調,事件需要有人負責,「這是營運商無按照程序?還是這已經是被默許的程序呢?我覺得,政府必須要儘快解釋清楚!」相信若不作交代,廣大居民也「絕對不會接受」。他並再次促請政府,重新評估全澳的環保基建設施營運尤其排放標準,以及檢討自身的監管制度和執行力。

局長避談九澳飛灰 有傳媒在環保局的焚化爐記者會上,追問爐渣和飛灰之處理,局長張紹基回答稱「不是焚燒完之後就什麼也沒有」,他們極關注未來堆填區堆滿之問題,故要源頭減廢,以減少焚燒後之垃圾量,並要市民負責出一分力,「呼籲市民反思、深思,在日常生活上如可減廢、分類回收,讓我們的焚化爐、堆填區減少壓力,這實是現在必須要深究怎樣去做好此方面之工作。」至於有關九澳飛灰堆填區的問題,他則不作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