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01019號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中國姓氏超過 兩萬三千八百
2010-10-19
中國到底有多少個姓氏?最長的漢字姓氏有幾個字?內地最近出版的《中國姓氏大辭典》給出了答案。該辭典內一共收錄了二萬三千八百一十三個漢字姓氏,而最長的姓氏足足有十個字。不過據辭典的編纂者指出,中國人所用的姓氏雖多,而且部份還頗為「奇怪」,但最常用的李、王、張、劉、陳等一百個常見大姓,已佔中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 《中國姓氏大辭典》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由中國科學院姓氏研究專家袁義達研究員和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邱家儒共同編纂。該辭典全部姓氏均來自於歷代姓氏專著、古今文獻資料、考古發現和近代人口普查資料。 內地傳媒報道,作者歷時四十年,一共收錄了二萬三千八百一十三個姓氏。其中,單字姓六千九百三十一個,複姓和雙字姓九千零一十二個,三字姓四千八百五十個,四字姓二千二百七十六個,五字姓五百四十一個,六字姓一百四十二個,七字姓三十九個,八字姓十四個,九字姓七個,十字姓一個,是藏族人所使用。筆劃最少的姓為一筆,筆劃最多的姓為三十筆。 除漢族以外,中國當今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均存在使用漢字姓的情況。目前仍在使用的中國人姓氏超過七千種,漢族和少數民族姓氏大約各佔一半。 袁義達在《中國姓氏大辭典》中指出,大約在五千年前的伏羲氏時代,中國的姓就被定為世襲,由父系傳遞。而在世界其他地區,從姓的產生到普遍使用,是從大約公元一零零零年起的一個漸進發展過程。 古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姓是風姓,最早的氏是伏羲氏、神農氏、女媧氏等。在中國商周時期,姓與氏是有區別的。至秦漢時期,姓和氏合二為一,互為稱呼,或稱姓,或稱氏,并以父傳子的模式代代相傳,兩千多年來沒有變化過。 「中國人古老的姓氏見證了中國幾千年父系社會的全過程,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同化過程中和國家統一上,曾經起過獨特的民族凝聚力作用。」袁義達說。 雖然《中國姓氏大辭典》中收錄的漢字姓氏多達二萬三千八百一十三個,但中國人最常用的還是李、王、張、劉、陳、楊等常見姓氏。據專家研究,中國一百個常見大姓約佔中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他們在各地的分佈有規律且決定了各地總人群的遺傳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