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住屋貧窮族 韓三成打工仔

2010-11-08

韓國(南韓)一項調查顯示,十名打工仔中有三人屬於「住屋貧窮」—住在高價購入的住宅,捱昂貴供樓開支及房貸利息、但樓宇又脫不了手的「樓奴」,逾半數受訪者且為此感覺生活壓力極之沉重。 韓國時事用語「住屋貧窮」(Hourse Poor),是指在樓價高企時購入住宅,但樓市下跌後仍須償還高昂貸款,令實質收入減少到「貧困」生活的人士。數字顯示,首都圈「住屋貧窮」佔了九十五萬戶,全國則多達一百九十八萬戶,置業負債家庭佔七成。 Job Korea訪問了四百八十一名以家人或個人名義購入住宅的在職人士,其中二十九點九%受訪者自認為「住屋貧窮」,因為單是每月還給銀行的房貸利息,便佔了月入二十三%以上。調查受訪者平均家庭月入為三百二十六萬韓圜(約二萬港元),須繳七十四萬韓圜(五千零八十一港元)房貸利息。五十四點一%表示,因供樓比重負擔過大而感受「極之」或「非常極之」大壓力,五十四點九%埋怨眼前困境是政府地產政策搖擺不定所致,三十四%歸咎個人投資不當。 當地傳媒引述一名月入二千萬韓圜(十四萬港元)的四十五歲高收入講師,於二零零八年中向銀行等借了十億韓圜,以十四億韓圜(九百六十一萬港元)購入一個一千七百平方呎的住宅單位。金融海嘯後,樓價跌至現在的十億韓圜,他則要繼續供樓,繳付九%年息及高昂管理費,每月都會耗盡個人月入,只能靠妻子的收入過活。 供樓辛苦想轉賣抽身也不易。一名六十三歲男子在首爾高尚住宅區買入的一千八百九十四平方呎住宅單位,市價曾達二十三點二億韓圜,如今減價至十九億韓圜,但四個月來無人問津。 他表示,三年前政府提出平抑樓價的「一家一住宅」可獲減免利得稅,於是買入較大單位,可是等到今天優惠政策都未實施。一名四十歲姓朴男子月入四百萬韓圜,但為供樓還款用了二百七十萬韓圜,加上子女學費八十萬韓圜,生活費一百三十萬韓圜,結果要向銀行加按三千萬韓圜貸款,他自言如今每晚都睡不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