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施政 總關民生 和樂社會 上下求索

2010-11-08

「著力保障改善民生,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這是行政長官崔世安今年三月在立法會發表二零一零年度施政報告時首項宣佈的施政政策。崔世安首份施政報告,主要是延續第二屆行政長官的施政方針,穩定社會。 轉眼八個月過去,本月,崔特首將發表第二份施政報告,即二零一一年施政報告,首份施政報告實施至今,多項民生政策施政工作已被落實,如對弱勢人士扶持,發放了通脹下四類弱勢人士特困援助金、改善低收入人士居住條件,對輪候名單內申請人發放租金津貼,但其他民生問題,如增建公屋未有大進展,完善公共房屋分配制度和相關法規未有出台,扶助中壯年低學歷人士就業等,仍有待落實,明年經濟發展、通脹對民生的影響將會加劇,新一年施政報告民生工作,衣、食、住、行各樣民生問題,都不能鬆懈。 自從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特區政府運作以後,過去十年施政工作對民生範疇的施政方針關注度甚高,先後有以工代賑、豁免房屋稅、提升職業稅免稅額,紓解民困,尤其是博彩業開放後,各博企相繼投入市場,為庫房提供可觀的博彩稅收,政府財政盈餘增加後,特區政府進一步加大了民生政策的施政工作,如現金分享計劃、發放敬老金、將養老金領取年齡由六十五歲下調至六十歲可提早領取一定比例養老金、醫療券、為每戶家庭提供每年一千八百元電費補貼、設立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通過一系列惠及民生政策,改善居民生活素質,在近年通張加劇環境下,又加大了對弱勢人士的經濟援助,營造和諧社會,分享經濟成果。 近年施政報告年年有驚喜,現金分享計劃,市民分享經濟成果,一定程度提升了民間怨氣,結果是每年要庫房付上幾十億元的開支。現金分享計劃推行三年來,算是還富於民,但市民分享經濟成果同時,都需要承受高通脹、高樓價的壓力,衣、食、住、行每樣消費中,令居民感受到生活壓力,市民受惠惠民政策背後,同樣需要承受後果。 ...................

衣、食--通脹成頭號敵人 澳門是對外開放城市,生活用品、食品大部份均是入口,容易受輸入性通脹和貸幣政策影響。過去數年連續錄得通脹,單是今年首三季,通脹百分比均高於百分之三,近期加上人民幣升值,令內地入口鮮活食品和生活用品,售價進一步飇升,居民尤感生活壓力。 統計局九月份消費物價指數資料顯示,九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百分之三點八三升幅主要由食物及非酒精飲品、雜項商品及服務和衣履所帶動。今年第三季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季上升百分之三點一一,其中衣履上升百分之七點零七、雜項商品及服務上升百分之點四、康樂及文化上升百分之五點六三及醫療上升百分之五點四九。 今年度施政政策中,繼續關注到低收入人士和弱勢人士的生活問題,七月份時,政府透過社工局,向正領居社工局四類弱勢人士,發放特困援助,延長食物銀行計劃,受惠人數達九千人。由於通脹持續,九月份通脹錄得百分之三點八三,超出通脹達到百分之三的警戒線,社工局透露考慮參考七月份對四類弱勢人士發放特困援助措施,年底再發放相等於多一期援助金的特困津貼,解弱勢人士在高通脹下的生活壓力。 對於一般市民在高通脹下的生活壓力,今年施政府延續了﹕現金分享計劃、醫療券、電費補助、房屋稅的豁免等稅項減免措施,減輕市民經濟負擔,措施被市民受落。 ...................

住--私樓高不可攀公屋尋安身 樓價問題,涉及民生,澳門樓價自從二零零四年金沙效應後,升幅有三至四賠。根據《澳門公共房屋政策研究》報告,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九年間,私人物業平均呎價由六百二十五元,增至二零零九年前三季一千九百元,年均增長率為百分之十七點二,扣除通脹的實質年均增長率為百分之十三點八。 由第二屆政府開始,特區政府針對樓價上漲對居民置業構成的壓力,推出三、四五,一萬九千公共房屋政策,樓價上升速度幅比政府興建公屋的速度要快,為此,二零零九年推出了兩項「自置居所計劃」(四厘利息補貼和首置兩成擔保計劃),協助居民置業。 兩項「自置居所計劃」實施至今年初,一年申請期限屆滿後被暫停,原因是檢討政策的成效,政府推出計劃的原意,是協助居民置業,郤變成間接推高樓市,樓市在短短數月內升溫兩成,在四厘利息補貼推出前的二手小型單位,業主叫盤只是一百萬元至一百二十萬元,計劃推出後,即被推高至一百二十萬至一百四十多萬元;首置擔保計劃推出後,原價二百多萬元的中型至大型單位,也由於首置擔保計劃的申請界線二百六十萬元關係,售價被推高,被市民指責﹕政府好心做壞事、托市。繼而,政府於九月推出「劉六招十式」,圖遏止樓市炒風,措施包括工業大廈改造計劃、推出土地拍賣供興建細單位、金管局向銀行頒佈樓按指引、提高市場訊息的透明度等,被議員評論為﹕政策溫和、欠缺力度。 政府對於私人樓市市場政策成效未收,由高樓價造成的民怨積聚,在近年的五‧一、國慶、回歸三大遊行中,「遏抑高樓價、增建公共房屋」成為遊行人士的其中一項重要訴求。 就私人樓宇市場和公共房屋市場,政府先後委託了學術機構進行研究,沒有得出結果。本澳目前約有十八萬多,近十九萬個居住單位,根據地產業人士和發展商估計,空置單位數目約為二萬個。二萬個空置單位讀者還有概念嗎?回歸初期,政府為了消化私人樓宇市場二萬個空置單位,解求房地產業,推出了置業移民政策,後來金沙效應、外來投資增加、本澳結束樓市低迷週期等發生,在社會高度希望政府取消置業移民政策下,第二屆特區政府果斷地中止了置業移民政策,但樓價並未有回落,後來又有一批外地炒家湧入澳門,熱錢流入,澳門房地產市場炒風未能遏止,第二、三屆政府才推出「自置居所計劃」、「劉六招十式」,並成立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委員會,研究樓市狀況,可惜起到的實際成效不大,樓價問題仍然是當今最受基層市民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 買私人樓無望,市民置業希望唯有轉投公共房屋市場。由第二屆政府至今,政府不斷推行的一萬九千公共房屋政策,進度緩慢,根據房屋局網頁資料,目前已動工公共房屋或已完工項目僅有﹕馬場永寧街HR及HS地段永寧廣場(接近完工)、青洲坊LOTE4地段(進行打樁工程)、筷子基平民大廈(進行拆卸中)、望廈社屋-望善樓(已竣工)、青洲社會房屋綜合體A大樓(接近竣工)、青洲社屋-青翠樓(今年五月竣工)、青洲社屋青松樓和筷子基社屋-快富樓、快意樓(今年十二月竣工)、氹仔美副將馬路TN27地段(正進行地庫工程)。規劃中項目則有﹕石排灣CN7地段、望廈舊兵營、青洲坊LOTE1、LOTE2及LOTE3地段、路環石排灣公屋項目、羅必信夫人大廈及嘉翠麗A座、望廈平民新邨。 經屋自二零零五年後便沒有公開申請,累計至今有近一萬二千輪候戶,社屋最新一期申請則於去年接受申請,累計有近一萬輪候戶。崔世安在施政大會上,曾表示有信心完成一萬九千公共房屋計劃。 回顧政府在公共房屋興建進度上,進度緩慢,在建中的四千四百個公屋單位,難以回應輪候戶的需求,也沒有交出經屋、社屋比例,令市民對公共房屋政策有信心。 政府雖然不能直接干予私人樓市,對於弱勢人士的照顧總是不會忽略,由去年起,對社屋輪候戶發放租金津貼,今年剛加入社屋輪候戶名單內的四千二百戶新輪候戶亦可受惠,也透過自透過「自置居所計劃」等間接措施,解決低收入人士住屋問題。有議員希望,增加公共房屋比例,政府亦多次重申,會加快公共房屋興建進度,制經屋、社屋的比例,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制定長遠的公共房屋政策,輪候戶還要有多加少許耐性。

雙層式社保完善安老 老齡化問題困難政府和不少家庭,雙職家庭對家中長者照顧服務需求日增,長者居住、安老問題,同樣獲特區政府重視,江門租借土地興建長者和智人士院舍計劃流產,崔世安九月落區巡視和與社團會見,收集民情期間,宣佈原區安老,設老人專科,填補長者安老服務的不足。對長者的照顧,還包括明年實施的《新社會保障制度》,透過補扣供款讓長者獲得領取養老金的資格。中央儲蓄制度政策的修定過程,體現出政府重視社會意見、按實施情況調整政策,將原規範所有長者過去十五年每年不少於一百八十三日留澳時間的規定,修定為於內地養老、海外升學或工作等情況獲豁免,體現以民為本施政理念。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也就《新社會保障制度》施行後,勞資雙方供款比例、供款金額和基金給付金額達共識,勞、資、政府三方得出討論結果,明年維持現有社保制度中﹕勞、資雙方供款比例不變(一比二)、勞、資雙方供款金額不變(每月勞方供款十五元、資方供款三十元),以及基金給付金額不變,為期一年,待明年社保新制度運作穩定和健全後,再根據社會情況調升供款金額,充分照顧和平行勞、資雙方訴求。 《新社會保障制度》是雙層式社保會保障制度的其一,還包括中央儲蓄制度,政府為三十萬合資格央積金人士注入一萬元啟動資金,六十五歲長者更可即時提取,長者喜上加喜。 特區政府透過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為居民提供基本退休生活保障,完善社會福利政策和制度,有利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獲市民加分。 ...................

行--推行公交優先政策,鼓勵市民綠色出行 第三屆政府有序推行輕軌方案和公交政策,為居民提供綠色出行、公交優先政策。輕軌第一期方案已被敲定,巴士服務判給招標工作完成,解決了澳巴因遲交標書引起的司法訴訟對巴士服務判給的延誤,有利公交政策的推進,提升巴士服務。 巴士服務判給透過政府主導巴士服務,改善現有巴士服務質素、優化路線、增加班次,最終有利市民和旅客出行。由於受澳巴因遲交標書引起的司法訴訟拖延, 巴士服務判給最快明年第三季才可投入服務,屆時,除現有兩間巴士公司為乘客提供服務外,新成立的維澳蓮運有限公司,也將投入服務。加入新經營者,由政府主導巴士服務,相信巴士服務將有所提升,巴士服務的完善,有助減低居民自駕出行意欲,從而達至綠色出行,有利本澳環境保護工作。 政府致力透過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援助,減低居民在高通脹下的衣、食、住、行,獲市民所認同。經濟環境雖然轉好,博彩收益樂觀,為庫房帶來可觀收入,政府還是要謹慎處理各項民生問題,落實推進一萬九千公屋進度,增加社會凝聚力,達至「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