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漸吞民航「千里河山」

2010-12-09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八日電】(中新社記者 周音)隨著高速鐵路在中國各地的開通運營,越來越多的民航支線航線被迫停飛。一些商務人士疑問:中國航空公司真要將1000公里以下的航線市場拱手相讓給鐵路? 鐵路作為一種安全可靠、快捷舒適、運載量大、低碳環保的運輸方式,已經成為中國交通發展的重要趨勢。目前,中國大陸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已達7531公里,還有一大批高速鐵路正在建設之中,運營里程和在建規模均居世界第一位。 業內專家統計,二○一二年「四縱四橫」的高鐵網路形成後,將覆蓋中國民航五十八%的市場。初步推算,對於民航500公里以下的航線市場將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對於500公里至800公里航線市場旅客客運量產生二十%至三十%的影響。對於1000公里至1200公里航線市場客運量產生十五%至二十%的影響。 事實證明,二○一○年二月六日,鄭西高鐵開通運營,這條客運專線全長484.518公里,時速350公里,鄭州至西安運行時間為此縮短兩個小時。日發車雙向七對列車。鄭西鐵路開通一個月以來,發送旅客二十一‧七萬人。據中國民用航空局課題組透露,三月二十五日,受鄭西高鐵影響,鄭州至西安航班全部停飛。 課題組稱,鄭西航線飛行時間約一小時,如果計算往返機場、值機、登機以及等候行李的時間,在航班正常飛行的情況下,耗時三小時左右。相比高鐵兩個小時的運行時間,原有的時間優勢已經消失。從價格看,鄭西航線飛機全票五百元人民幣,高鐵一等廂票價為三百九十元,二等廂票價為二百四十元。飛機票至少要打六折,才能與高鐵相競爭。價格、及時方面的劣勢民航至少無力與高鐵競爭,鄭西航線被迫停航。 毋庸質疑,高速鐵路作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新的運輸方式,具有極為明顯的優勢。在運行速度上,最高時速可達350公里以上,堪稱陸地飛行;在運輸能力上,一個長編組的列車可以運送一千多人,每隔三分鐘就可以開出一個列車,運力強大;在適應自然環境上,高速列車可以全天候運行,基本不受雨雪霧的影響;在列車開行上,採取「公交化」的模式,旅客可以隨到隨走;在節能環保上,高速鐵路是綠色交通工具,非常適應節能減排的要求。 當下,寒冬裏的北京颳起「高鐵旋風」——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召開,世界鐵路正在感受中國速度。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世界高速鐵路大會的致辭中表示,中國在「十二五」規劃中將繼續發展高速鐵路,並將其作為優先發展的新興產業,今後將在財政投入、建設用地、技術創新、經營環境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 記者今日從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獲悉,世界上多個國家目前正在研製更高速度的高速列車。中國研製的CRH380系列高速列車將速度定位於每小時380公里,二○一一年將批量生產。 此外,中國將用五至十年的時間,力爭將高速列車運營速度突破每小時400公里;再用十五至二十年的時間,突破每小時500公里。 中國還計劃在二○一二年底前建成一‧三萬公里高速鐵路,這一里程數將超過世界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也就是說,中國高鐵的里程數在全球高鐵市場的份額將超過五十%。 面對高鐵強勁發展的勢頭,民航業界認為,各種運輸方式各有優勢,相互競爭有利於促進各自的發展定位,找準目標市場,有利於推動國家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 高鐵與民航的競爭,對旅客而言,意味著未來不僅票價更為低廉,而且出行更加便利,有了更多的出行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