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長蓋茨訪華中美軍事交往有望「重回軌道」

2011-01-10

【新華社北京一月九日電】 (新華社記者李忠發、劉華、劉暢)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九日晚抵京訪華。新年伊始,蓋茨訪華對於處於低谷中的中美兩軍關係的改善,是一個機遇。輿論同時認為,儘管蓋茨訪華是兩軍關係「回暖」的積極信號,但中美軍事關係敏感脆弱,不能寄望於一次訪問解決所有問題。

中美軍事交往有望「重回軌道」 據悉,在為期4天的訪問期間,中國領導人將會見蓋茨,兩國國防部長將就國際和地區安全形勢、兩國兩軍關係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廣泛深入地交換意見。 在去年經歷一系列波折後,作為世界上兩個有影響力的大國,中美軍事關係「回暖」,受到國際社會和媒體的高度關注。 二O一O年初,由於美國執意向台灣出售總價值近64億美元的武器,雙方曾商定的一系列軍事交流項目被推遲,包括蓋茨訪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互訪等。與此同時,中美兩軍仍保持著機制性對話和磋商,中美先後舉行了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年度會晤和第十一次國防部防務磋商。 十月,國防部長梁光烈在越南與蓋茨實現年內首次會晤,邀請蓋茨二O一一年初訪華。 「中美兩軍重新啟動高層互訪,表明兩軍關係面臨新的機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龐中英把蓋茨訪華視為中美軍事關係的「恢復性增長」,認為這次訪問有助於兩軍關係的進一步改善。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認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二OO九年訪美期間,與美方就加強交流與合作達成七項共識,而蓋茨的訪問是一次「重啟落實共識進程的機會。」

恢復高層交往並非回避矛盾和分歧 分析人士也認為,中美軍事交往的主要障礙猶存,兩軍關係「回暖」並不意味著雙方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矛盾和分歧不存在了。雙方分歧難以通過一次訪問徹底消除。 中方認為,美方對臺出售武器、國會限制兩軍交流的相關法案和美艦機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內高頻度抵近偵察,始終是中美兩軍建立互信、發展合作的主要障礙。 目前正是兩軍關係由低走高的新起點,恢復對美軍事交流並不意味著阻礙兩軍關係發展的障礙消除了,而是為了推動矛盾得到有效解決,羅援說。 他認為,中方處理兩軍之間的分歧應將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在涉及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問題上,中國會寸步不讓,告誡美方切勿觸犯這一底線;而在一些非核心問題上,雙方可以求同存異,通過磋商化解矛盾。 「無論是推遲還是恢復對美高層交往,都是為了展現中方的一種姿態:推遲是為了表達不滿,恢復是為了釋放善意。」羅援說。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中美利益相互交織,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相互合作潛力巨大。除了安全領域的合作,雙方在反恐、打擊海盜、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也有著廣泛共同利益。兩軍恢復高層交往表明雙方對加強協調與合作的意願。 蓋茨本人在訪華前夕表示,希望通過訪問與中方加強合作,進一步發展軍事關係。 「蓋茨訪華期間,中美雙方討論的議題有望集中在合作方面,包括全球戰略穩定、國際和地區等問題。雙方也會談到分歧,但分歧不會成為新的爆發點。雙方將展現致力於解決矛盾和分歧的姿態。」龐中英說。 增加互信 避免誤判 缺乏互信一直是中美兩軍關係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國防部外事辦公室負責人此前表示,希望蓋茨此訪有助於增進兩軍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妥善處理兩軍關係中的矛盾和分歧,擴大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礎,不斷提高兩軍的合作水準,推動兩軍關係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最近一段時間,美國一方面渲染中國軍事力量增長,宣揚中國「軍事威脅論」,另一方面卻不斷在亞太地區強化軍事同盟,調整軍事部署,其戰略意圖令人擔憂。分析人士認為,從維護地區和全球穩定方面,雙方應加強接觸,避免或減少誤判。中美軍事交流和高層對話恰恰是增加互信的重要舉措。龐中英說,蓋茨此次訪華是一個積極動向,是雙方努力縮小分歧、增加互信的重要契機,為新一年的軍事交往和對話開了個好頭。 他認為,作為世界上兩個大國,中美之間存在分歧實屬正常,但「雙方可以通過對話與溝通,增進了解,減少誤判」。對於未來的兩軍交往,龐中英認為,隨著兩軍高層交往的恢復,中美軍事關係會呈現上升勢頭,但下一步主要看美方如何在認真回應中方關切方面拿出切實有效的舉措,展示對發展兩軍關係的誠意,推動兩軍關係向前發展。 「中美軍事關係是兩國關係中的『短板』,如果得不到改善,將會對中美兩國之間的總體關係產生不利影響。」羅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