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勞力成為 中國最大劣勢

2011-03-23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北京表示,改革開放以後,廉價勞動力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廉價勞動力促進了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但當這種優勢發揮到極致、不能及時實現轉型的時候,廉價勞動力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劣勢,阻礙中國的發展。 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鄭永年表示,中國少部分人得到了與其勞動不對稱的過高收入,大多數人沒有得到與其勞動相對應的收入。勞動力廉價導致勞動者收入過低,中產階級難以形成。作為廉價勞動力的組織者和使用者,投資方獲得了過高利潤;但廉價勞動者本身收入過低,消費不足。 鄭永年認為,依賴廉價勞動力,已成為中國產業升級困難的最重要原因。投資方通過壓低勞動工資,賺取鉅額利潤,不願提高技術和改進管理水準。大量外資投資中國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利用廉價的勞動力。珠江三角洲地區從早期就開始使用農民工,現在還在使用農民工,這表明這麼多年沒有技術進步。 此外,大量使用廉價勞動力的工廠的存在,也讓勞動者本身沒有動力提升自己的技術和職能。在很多地區,農民工能打敗大學生,前者甚至比後者更有競爭力。 鄭永年表示,政府應成為協調者。在任何國家,投資方都不會自動提高勞動者工資。提高勞動者收入,不僅有利於增加消費,還有利於促使投資方提升技術、產業升級,有利於勞動者提高技能。沒有勞動方的壓力,技術進步不會那麼快。此外,提高勞動者收入還是減少人民幣升值國際壓力的有效舉措。 鄭永年作出上述表示之前,隨著用工成本的上升,中國外貿順差佔GDP的比重正逐漸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