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物價趨穩定 續助業界拓貨源

2011-04-15

【本報訊】通脹高企,物價攀升,鮮活、糧油食品樣樣加,政府則認為,現時食品價格的發展走勢是穩定的,強調當局致力開拓食品貨源及穩定價格,當下他們將只繼續鼓勵支援業界擴寬供應渠道,不多作干預,讓價格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下調節。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昨舉行新聞發佈會,助理發言人陳致平、民署管委會主席譚偉文和經濟局局長蘇添平特別介紹政府開拓貨源平穩食品價格的工作進展。 雖然政府組織糧食業界到合肥與供應商直接洽商,簽署了六份合作意向書,涉糧油、香米、冰鮮肉、蛋類等,但還有許多環節待推進落實,並非立即有貨輸澳。至於要多久才有貨來,蘇添平謂,有關合作是企業間行為,政府不會參與其中,何時能真正落實政府管不了,只能從政府層面協調、鼓勵,讓事情更順暢落實。  

眾官迴避中間抽水環節 對於被多次問及本澳食品供應環節中間抽水問題,座上三位高官不知何故一律避答,毫無回應。而這次促成的食品供應合作會否經中間環節的兩南和融合堂?譚偉文說:「這是業界直接同當地的生產地方直接洽商」。  

零售價與進口價有相差數倍 官員又引用統計局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二月鮮活食品、糧油、副食品的價格,認為這顯示「總體是平穩的狀況」,當中多種食品平均的進口價與零售價存有相差一至數倍距離,舉例在二月份菜心的批發價為每公斤二元七角,零售價為十五元七角,是批發價的五點八倍。 譚偉文認為,這些情況是經營者的考量:「決定一個價格的多少和變化有許多因素,經營者有不同成本要付出,在這裡,這個價格是他們在計算其經成本後的價格出來的。」  

統計數據不反映個別情況 有記者提出,有店東反映近月來貨價急升,勢要加價轉嫁消費者,也有調查結果是市民預期未來通脹繼續增加,與政府所解釋的統計數據有差異,問題是出在哪裡?蘇添平回應稱,對方提出的可能屬個別情況,是其材料來貨價有變,而他們的統計是顯示平均值,是價格的平均趨勢,故未能反映出來。 他強調,澳門作為自由經濟體,政府好難在價格方面作出干預,但會留意食品價格變化,看有否一些價格突然上升且速度快、加幅大的,因應情況採取措施,但在目前階段,政府會做的就是助業界開拓貨源。 未來,政府決定會以這種「團購」模式協助業界,到其他地方拓貨源,增加議價能力,從而有降低成本空間,現已計劃於四至六月組團出訪馬來西亞、泰國和台灣等地,助業界洽談新供應。  

只有開拓貨源一招 政府這樣花公帑支持業界出外開拓貨源,能保證降低物價?蘇局長答,難以保證開拓貨源就有平穩物價的效果,更別說要下降,是希望開拓新來源,確保供應至少是充足的,不易受特定因素影響,而且,這也形成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相信在推動平穩物價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