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10418號
2011年04月18日
星期一
迎擊「通脹之虎」中國頻頻落拳 再升準備金率應證三大壓力
2011-04-18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電】 (中新社記者 賈靖峰)17日,中國央行宣佈今年以來第四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這四個月內央行還加息兩次。一週以來,影響內地金融宏調的資訊不絕於耳:首季數據傳達的「經濟熱度」多數強于預期,決策層更一語打消市場疑議:「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大環境沒有改變」。 「3月份的CPI及信貸、廣義貨幣(M2)等數據均表明,市場流動性依然相對寬鬆」,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17日就此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官方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9.7%,3月份CPI同比升5.4%,新增人民幣貸款6794億元,M2餘額同比增16.6%,超出16%的調控線,魯政委說,中國的通脹壓力下,上述數據顯示的「熱度」是不可容忍的。 他並提示,雖然本月已有第二度加息,但值得關注的是,加息後銀行間市場利率反應甚微,幾乎是「原地不動」,這顯示中國內地市場流動性還寬鬆,間接要求金融當局繼續收縮貨幣。此時此勢,貨幣收縮空間還有多大?魯政委預計,若每次保持0.5%的上調幅度,至年末,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還可能上調6次左右,此外還可能加息2至3次。央行今日再調升準備金率,應證了中國金融決策層之所關注——內地仍面臨三大通脹壓力: 其一,銀行間市場利率維持低位,銀行體系流動性與正常水準及合理需求相比,仍然充裕。其二,結售匯順差依然高位,致使基礎貨幣大量被動投放,加之二季度到期央票和回購規模較大,仍存在對衝流動性的壓力。其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企,輸入型通脹壓力不減。 事實上,四天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然為政策走向定音:穩物價、抗通脹仍是「關鍵」,是「第一位的」,前期宏調成果還需鞏固,貨幣穩健,仍是宏調必須堅持的方向。 貨幣收縮大勢不變,不過鋻於貨幣政策有滯後效應,觀察家提示,中小企業目前再現融資難,此外房地產市場趨淡與保障房建設開工之間的空檔,均可能拖累二季度經濟放緩。看來,當局亦須踐行政策「前瞻性」,靈活把握政策節奏與力度,方可令經濟航船順風順水。
央行年內第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專家稱仍有空間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電】(記者 賈靖峰)繼本月加息後,中國央行收縮政策繼續緊湊落子,17日央行宣佈將於21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四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業內認為,此舉指向市場流動性壓力,未來仍有空間。 年內,中國貨幣緊縮政策「數量」與「價格」工具緊密交替,平均每月上調一次存款準備金率,年初迄今更兩度加息。儘管存款準備金率屢創新高,此次上調後,內地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將達20.5%,觸及市場心理關口,但正在進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傳出官方消息稱,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空間因條件而變,不存在「絕對的上限」。 此間觀察家稱,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完全不出意料,眼下,內地剛剛出爐的經濟數據顯示,通脹壓力大,加之本月央票到期資金約9000億元,進行數量調控是必然。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稱,央行此舉將有利於靈活調節流動性,有效管理通脹預期、消除通脹形成的貨幣因素。他認為,在中國間接融資佔主導,銀行資金來源高度依賴於存款,預計未來準備金率上調仍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