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三十年穿梭機時代終結或開啟新篇章

2011-07-22

【香港中通社七月二十一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蘇原)美國『阿特蘭蒂斯』號穿梭機于當地時間二十一日晨五時五十七分(北京時間十七時五十七分)在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太中心安全著陸,結束其『謝幕之旅』,這意味著美國三十年穿梭機時代就此畫上句號。不過分析認為,這既是美國航太事業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在經歷了穿梭機的彎路後,美國仍不墜青雲之志,將調整戰略繼續向更遠的深空挺進。 『阿特蘭蒂斯』號七月八日從美國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太中心升空,執行美國穿梭機項目第一百三十五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行。 這次任務共歷時十二天。參與本次飛行的共有四名宇航員,他們本次需完成兩項試驗任務。一項是確定能否使用機器人為現有的航太器加燃油,另一項是在微重力狀態下測試名叫『正滲透』的處理技術,以探尋再次利用廢水的新方法。 二十一日晨,『阿特蘭蒂斯』號載回二點五公噸國際空間站上不再需要的材料和廢物返回地球。至此,『阿特蘭蒂斯』號的歷史使命徹底結束。 美國自一九七二年開始投入鉅資對穿梭機進行研究,先後生產出6架穿梭機,分別是『企業』號、『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與『奮進』號。 其中『企業』號是測試機,從未載人,沒有發射升空。第一架正式服役的為『哥倫比亞』號,它與『挑戰者』號均發生爆炸,共造成十四名宇航員遇難。 從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二日首度升空以來,美國的穿梭機交出了不俗的成績單:一百三十五次飛行,來自十六個國家的三百五十五名宇航員,八億多公里行程,運送一千七百五十噸貨物,二千多個在軌科學實驗…… 美國三十年的穿梭機工程正式結束後,數以千計的工作人員將面臨失業的窘境。佛州肯尼迪航空中心原本有近八千名工作人員,均將在穿梭機工程結束後失業。 十年前,美國航太員編制達到最高峰,當時美國有一百四十九位航太員,現在只剩下六十人,阿特蘭蒂斯號回來之後,還有一批要離開。 專家認為,穿梭機退出歷史舞臺,主要還是『燒錢』太狠,陷入經濟危機的美國不再財大氣粗『不差錢』。對於穿梭機的運營成本,美國宇航局算過一筆賬:自一九七二年以來,美國政府共為穿梭機項目買單一九六零億美元,分攤到一百三十五次發射飛行每次約十五億美元,遠超過飛船的費用。而在考量通脹因素後,美國花在穿梭機項目上的費用,已超過登月、製造原子彈和開鑿巴拿馬運河的總和。 這次飛行任務的終結,意味著俄羅斯將成為唯一可以將人送到國際空間站的國家。此後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將壟斷載人航太事業至少五年。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將不得不以高價向俄購入宇宙飛船座位,本國航太員才能踏足國際太空站。 穿梭機時代的終結,也讓美國陷入了後繼乏機的尷尬局面。不過儘管前景不妙,美國宇航局仍不墜青雲之志,對深空探測仍然 美國宇航局預料,俄壟斷局面將於二零一六年終結,屆時美國將啟用新型商業太空交通工具。 據悉,美國正在研製一種多功能的載人航太工具,而這將實現美國登上火星的宏願。同時,美國還寄望于走商業化路線,進行一些低軌道的航太旅行,這些可以由私人公司與宇航局合作開發航太巴士,這個項目有望在二零一五年後成型。 『我們只是沒有把我們的故事講得天花亂墜而已,我們非常忙,』局長查爾斯?博爾登說,『總統告訴我們,我們二零二五年就可以登上一個小行星,到二零三零年,我們將登上火星。為此,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卸下穿梭機巨大財政包袱的美國航太,可輕裝前進,將更多資源用於火星探測、小行星探測、深空探測等頗具雄心的項目,從而為創造新奇跡打下基礎。 或許,穿梭機的謝幕,也開啟了美國航太事業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