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降級引連鎖反應 專家稱中國「危中有機」

2011-08-09

【中新社廣州8月8日電】(程景偉)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引發全球連鎖反應,中國似亦不能倖免。此間多名經濟學家8日指出,中國「危中有機」,美債事件讓中國面臨外匯儲備縮水、股市受累等負面影響外,也存在利於人民幣加速國際化進程的積極一面。 8日亞太股市開盤全線下跌,在恐慌情緒中,滬指8日收報2526.82,跌3.79%,深成指收報11312.63,跌3.33%。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主任陸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標準普爾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以及歐債危機的發酵,使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投資者信心普遍受挫的體現。 但同時陸軍認為中國投資者的反應有點「過度」。陸軍稱,當天滬深股市雙雙遭遇「黑色星期一」是多方面經濟因素交織的結果,與中國本身的通貨膨脹現狀以及下半年的宏觀調控政策不會放鬆同樣關係密切。 中國外匯儲備已超過3.2萬億美元,其中約有三分之二以美元資產形式持有,並且大部分是美國國債。作為美國國債最大海外持有國,評級的下調使中國外匯實際購買力大幅下降。 對於如何減少美債危機對中國產生的影響,陸軍表示,中國政府必須在外匯儲備管理體制改革、自主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多方面加以努力,最關鍵的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多名學者指出,中國長期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形成了鉅額外匯儲備,存在突出的保值增值問題等。在當前通脹高企的背景下,國家層面應該著力提高國內居民購買力,關注內需市場的發展。廣東經濟學會副會長鄭英隆認為,從長遠看還是要改變中國長期依靠出口、投資拉動的增長方式,注重擴大內需,加快各種市場經濟體制的配套改革,將相關週邊因素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直接鬆動了美元的信用。針對美債危機、日債危機和歐元疲軟,不少國家也表達了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願望,期待自由選擇國際儲備貨幣的權利。陸軍指出,這些因素正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美元走下坡路,相應而言美國的大債主中國顯得更強大了,這有助於人民幣擴大全球影響力,走向國際化。」 廣東金融學院代院長陸磊日前亦曾表示,美國信用評級被下調,國際上對中國的投資環境將更加看好,更多的外國投資將進入中國,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