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心力 福隆區可更上層樓

2011-08-15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區份是福隆新街,福隆新街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曾是青樓、鴉片煙館、賭場集中地,至一九四零年澳門禁娼及禁毒後才開始沒落,目前是內港一帶被開發的旅遊資源,一九九六年澳門文化司署曾斥資六百萬元對福隆新街進行第一期維修,可惜缺乏持續性,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十月坊會、新馬路坊會、群力智庫中心等多個團體,一直關注福隆新街的保育與活化問題,今年三月份曾進行了「福隆新街現況專題調查」,透過對福隆新街區及周邊街道建築類別及使用情況進行了詳細的統計及分析。根據調查所得,福隆新街有七十一棟建築物,商鋪主要為是經營飲食業(佔百分之二十一)、手信(百分之十八)、零售(百分之七)及酒店(百分之四),但有二十四個商鋪空置或停業,佔整條街近一半。  

豐富福隆新街內涵 街內商戶反映,人流未如理想,即使週六日或假期人流都不十分暢旺,反映出福隆新街未能充分達到旅遊部門預期的效果。坊會反映,由於政府部間沒有對此作持續宣傳和跟進維修工程後物業這麼多年來的保存狀況,有沒有由於失修而導致外貌有所變化、內部結構有否被大改動等,福隆新街的商業活動效益,尤其是由旅遊方面得到的旅遊效益強差人意。  

清平戲院可改建成粵劇文化博物館 其實區內仍有部份旅遊資源未被充份掘挖,如清平戲院、福隆新街內的小巷也有部份建築物保存了」趟櫳「蠔?窗、青磚屋等,政府可以進一步美化,與業主洽談改為博物館,坊會建議,將清平戲院改建成「粵劇文化博物館」,恆常性舉辦粵劇活動,以及重新包裝和宣傳福隆新街,增設街頭表演和假期藝墟元素,進一步豐富此區的旅遊資源,藉此同時將有價值的建築物保存下來。  

注入生命力才是關鍵 有文化保育專家指出,文化保護不單是要對建築物進行保護、維修,關鍵是如何活入生命力,令建築物的歷史價值得以被保存下來的同時有增值的空間,不是單純的保留下來便足夠。套用專家的意見,福隆新街如今發展不濟的原因,相信就是缺乏了專家所指的生命力,單引入了手信店、食店郤難吸引旅客,旅遊局和文化局還要為這多花心思,且從中吸取失敗經驗,為未來的文物保護插上生命之匙,打開生命的門,使澳門的具價值建築物能保留下來的同時,能與社會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