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之道

2011-08-17

本澳近月來既無天災亦少人禍,尚算太平。纏繞政府的亦只是一直都在纏繞着的那些民生瑣事。初見曙光的有經屋問題、教師福利等;密鑼緊鼓天天改善但又未見重大成效的,有公(公交)私(私人車輛)難辯的交通問題;日日強調,天天打擊卻不跌反升的,有通脹問題;時代快,反應慢,阻礙萬千網民「成長」的,有電訊服務開放問題;還有關係着全澳市民的消閑娛樂,長聞雷聲,但從未下雨的公天問題,尚有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大小問題……。別說相關的執事當局,就是毫不相干的筆者看到都心情煩躁。 在不快的互聯網上,網民吐着不快。有人揶揄澳門政府令到澳門正苦,在此筆者要為政府討半個公道,四分一個公道是目前的澳門,未到「正苦」的程度,極其量就同網速一樣,只是不快;另外四分一個公道就是,其實政府自己正苦,並且很多時候是有苦自己知。但其餘的半個公道,就該為市民去討。政府面對的民生問題,多如牛毛亦瑣碎之極。但作為政府,此乃責無旁貸且必須面對的。在政府架構當中,起積極作用的正是從上而下的各級官員。因此,各種問題能否妥善解決,完全取決於官員本身的為官之道是何道。 筆者見識淺薄,實無本領縱評各級官員,但作為一般市民,橫看各位官員應是人人皆可的。本澳官員見多識廣,知識面之廣闊另人讚佩,可惜不少情況卻因學藝不精而為人垢病。先從矛山道術說起,為官者必修課,練畫護身符。此法門對為官者而言相當重要,但亦很講求修為,若未能修得大成,畫出來的就是「鬼畫符」了。筆者以為,有一句說話為官者不應作為護身符,尤其在港澳地區,更是絕不能說。甚麼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呢?港澳地區都有曾經被外國殖民主義侵占的共同點,如果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是硬道理。那何需回歸祖國,何來一國兩制,又何來澳人治澳,甚至何來官員的官位呢?此話是在冒祖國之大不諱。顯然此符不能護身,搞不好還會招邪。國家領導人的智慧告訴我們,「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才是硬道理。看來官員們的法門還需好好修煉。 再者就是正統道學參悟不透。為官者參讀老子,悟其道理,萬民之幸。可惜偏偏參悟不透,曲解其意。閱得一句「無為而治」,以為悟透,但實為誤透。前朝政府遺下傳統,多做多錯,不做不錯。這顯然亦是「真理」,真的懶理。前朝政府不諳漢文,情有可原,但如今自己人當家作主就不可造次,應認真研讀,參悟其理。無為而治之理在於自然,意指任何事都不能違反自然定律,無人可改,故亦無需造作。而政府管治的自然定律,當然就是老生常談中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為民,舟為府,官為操舵者。操舵者無所為,舟便隨波逐流,運氣好便時進時退,但若遇上個礁石漩渦,便嗚呼哀哉矣。 歷代為官者,都愛參讀歷史。皆因一句老話,歷史就是一面鏡。所謂前車可鑑,細讀歷史有助明辨是非。為官者應效周朝武王,不以助紂為虐。當下雖無商紂,但有權貴,多見為官者向權貴奉迎,少見為官者為民食而憂。他們絕不鋤弱,但更多扶強,民之不幸。其實為官者無需鋤強,但更應扶弱,強弱之間需取之平衡。倘若扶強而不鋤弱,某程度上便是現代版的助紂為虐了。 自古以來,官與法就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儘管時代的進步,關係有所轉變,但終究還是不可分割。本澳官員多會葡文,亦熟讀轄權法律,但大眾所見,能透徹理解公平運用的案例不多。法律滯後是一個問題,但官員思維的滯後才是真正的問題。澳門使用的法律屬於歐洲大陸法系,為成文法,與鄰埠常用的判例法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當然亦是各有長短。成文法制定時一般很少落到細微處,多是框架、原則、定義,這亦是為了彌補成文法容易產生的滯後性。因此,成文法賦予司法者較大的酌情權。但問題亦在於此,成文法在具體的操作中,往往並無明文規定,換句話說就是官員有更大的空間去做事。同一件事而言,為官者可向權貴傾斜,亦可為百姓著想,可惜只能二選其一,當然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放著不管。如果位位官員都是為民食而憂者,成文法對公平社會而言是如虎添翼;但若大多為奉迎權貴之徒,成文法就是天使折翼了。當然,為官者深知,無論其演白臉還是黑臉,或是乾脆不演,他們都是依法辦事。至於孰忠孰奸;孰勤孰懶,悠悠眾口,市民自有公斷。 說人萬個不是,也不能否定別人做對了的事。本澳的官員中,當然亦有值得官員之間相互學習的地方。有局長員口才了得,對轄權內的事務瞭如指掌,面對傳媒絕不失禮。相對其他各級不少經常迴避市民和媒體的、經常問非所答的官員,甚至有部分會在鏡頭前「逃走」的官員,絕對值得一讚。作為官員,假若拙口笨舌,問非所答,無疑是在丟政府的臉。 亦有局長在一個面向市民的答問大會中說了一句令市民相當受落的話。該話大意為:做官與否,閑事,但若做官的數年間無所作為,對不起這個位置。不論該位局長能力如何,但敢在市民面前有此番言論,倒有幾分陶潛先生的氣魄,唯望局長不是五柳先生便是了。 此外,兩位局長還一個共通點,就是都敢於面對公眾,這點足以證實其相當熟悉自己的工作。同時,此亦為為官者不可缺少的能耐。雖然兩位局長的「罵眾」不少,儘管筆者亦是其中一員。但是其是,非其非。兩局長確有為官的獨特氣質值得其他官員學習。 行政長官常說陽光政府,以民為本。筆者並不懷疑長官的誠意,但知易行難,看來還需很大的努力。天下事,人為之,好事壞事皆亦然。市民對一個政府的褒貶程度,就最好說明各位官員為官之道的好壞程度。某日大白天,筆者夢中????遊巧遇周公,正在傳授為官之道。公曰:為官者必先取信於民,百姓者眾,難全從願。故需先淨其心,修其身。後要知其位,謀其事。若修得大成,便可取信於己。自會公允待民,智慧行事,自得民心……夢醒……南柯一夢矣……     伍紹賢 正和策略研究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