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找回自我

2011-11-20

30年前,同樣是在日本東京代代木體育館。中國女排首次獲得世界盃冠軍,隨後開創了一個中國獨有的「女排時代」。30年後,中國女排再次用拼搏和團結的精神順利拿到倫敦奧運會入場券,雖然只是世界盃第三,但意味著已低迷數年的女排正努力找回自我。 30年來,中國女排浮浮沉沉,有過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第七名的打擊,也有過2004年雅典奧運會問鼎的輝煌。然而北京奧運會之後的中國女排卻經歷了少有的挫折,三度換帥,亞錦賽失利、世錦賽第十、大獎賽總決賽第八,都是歷史上罕見的低谷。 為了面對世界一流強隊不斷增強的網上實力,中國女排在北京奧運會之後大換血,開始嘗試著向著高大化轉型之路,但這一努力最終以失敗告終。在亞錦賽之前,中國隊召回了小個子張磊,重新找回了快速靈活多變的傳統戰術。隨後女排的成績有了巨大的變化,亞錦賽奪冠,世界盃出人意料地拿到奧運會入場券,避免了1999年世界盃獲得第五、無緣奧運直通車的尷尬。 除了戰術上的回歸,最可貴的還是中國女排在世界盃上找回了近年來少見的穩定性與拼勁。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中國隊與韓國隊血拼、絕境中逆轉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但總結近三年來中國女排的比賽,能見到如此拼勁的比賽少之又少。 郎平曾說,隨著時代的變化,年輕球員並不能真正理解「女排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不過在這次世界盃上,年輕的中國女排面對強敵毫不畏縮,關鍵場次上毫不手軟,她們正在努力尋找前輩們贏得尊敬的理由。 除了精神,中國女排還在場上找回了自信。經過了種種歷史最差成績,曾經天下無敵的中國女排似乎在面對任何對手時都顯得信心不足。「慢熱」成為對女排最常見的「評價」。但在本屆世界盃上,中國女排贏下了所有該贏的比賽,沒有犯任何錯誤,並在最後與德國隊的決戰中展示出了強大的自信心,3:0的比分顯示了壓倒性的氣勢。 世界盃的季軍,只意味著中國取得了直通倫敦的資格,並不能說明中國女排已經走出低谷,具備了在奧運會上奪牌甚至奪金的實力。但是,讓我們感動的永遠是女排姑娘們揮灑的汗水和淚水。 除了排球業內人士,已經少有人記得30年前的中國女排是以幾戰幾勝的成績問鼎冠軍的,但是30年過去了,人們仍然記得的是拼搏的女排精神。       (新華社記者徐徵王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