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11120號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本版新聞

MORE+

社文消息

2011-11-20

澳大國際青研會訪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 日前,澳門大學研究生屬會──國際青年問題研究會(YAIA)成員在政府與行政學系系主任王建偉教授的帶領下,拜訪了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該署特派員胡正躍、副特派員宋彥斌親切會見了一眾師生,還表示支持YAIA的工作。 會面期間,胡正躍與學生親切交談,勉勵他們努力學習,成為研究外交和國際問題的有用之才。另外,宋彥斌介紹了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的歷史、發展、組織架構和駐澳工作;王建偉感謝外交公署一直對YAIA工作的大力支持,並簡介該會的成立以及發展。隨後,YAIA會長闕文俊介紹該會的近期活動,還重點報告即將舉行的第二屆國際知識競賽。 宋彥斌對澳大學子有志從事國際關係和國際問題的學習和研究表示嘉許。他表示,外交公署將一如既往地支持YAIA的工作,願意向YAIA舉辦的國際問題講座、國際知識競賽、參訪北京外交部、模擬聯合國等活動提供資源和協助。學生對此行感到非常鼓舞,受益匪淺。  

重鋪三條路瀝青路面工程完成 民政總署在風順堂區展開的道路重舖工程進展順利,行車主幹路面之瀝青重鋪工作已於日前完成,有關路面現已恢復行車。 基於風順堂區和南灣大馬路以及約翰四世大馬路部分路面已出現磨損,影響行車安全,為改善路面的使用條件,民署決定於上月廿五日開始維修有關路段,並已加強監督和控制工程進度。考慮到天氣的因素及減低對行車的影響,工程安排由晚上八時至翌日早上六時施工。在重鋪風順堂、南灣大馬路及約翰四世大馬路瀝青路面工程中,對民居集中路段採取了封閉形式進行施工,同時加快處理噪音較大的工序,儘量減低對周邊居民所造成的影響,而施工機械在日間主要停放在泊車位,避免妨礙居民的日常生活。 有關行車主幹路面之瀝青重鋪工程已於本月十二日竣工,整體工程按既定施工進度完成。至於部分巴士站及停車位置因須改為混凝土路面,民署將於賽車結束後與交通事務局協調,選擇適當時間安排施工,盡量減低對市民造成的影響。  

《中國科學》編委會首次在澳召開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編委會二○一一年年會在澳門科學館舉行,會議由澳門大學承辦,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代表丘曼玲出席開幕儀式。另外,澳門科技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唐志堅主席宴請編委會。澳大校長兼《中國科學》副主編趙偉教授希望透過是次會議促進澳門科學界與內地資深科學家之間的聯繫。 《中國科學》是中國科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合辦的高端學術刊物;被國際公認為中國自然科學領域裡最權威性的學術刊物,在國內外都有著長期而廣泛的影響。該雜誌的編委會共有五十三名編委,其中多人為院士。 趙偉致歡迎辭說,《中國科學》是科技界頂尖的雜誌,在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後,文章質量有極大的提高,相信是次會議不僅能提高該雜誌的水平,更能促進澳門科技的發展,讓澳門為中國的科技進步作出貢獻。 主編李未院士表示,該雜誌的收稿量、發表論文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特別是二○○八年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後,提高期刊的學術水平、加快其國際化的目標已初見成效,各項學術指標不斷提升。 《中國科學》雜誌社董事長彭斌指該雜誌近四年在學術水平、影響力、國際化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而澳大亦正向成為國際一流大學努力,希望藉此機會促進與澳大的合作交流。會後,編委會成員到訪澳大與老師交流,參觀了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高美士中葡中學舉辦『尋找革命足跡』活動 為了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高美士中葡中學全校學生於十月十日舉辦了『尋找革命足跡』分享會。藉著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日這一特別的歷史契機,讓學生認識辛亥革命的劃時代意義,學習革命先賢不屈不撓的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愛澳情懷。 分享會特別安排於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日當天舉行,藉著革命紀念日的氛圍,讓同學更能感受到辛亥革命對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分享會由該校日前參與『尋找革命足跡』史跡考察活動的同學主持。會上同學講述了’翠亨孫中山故居』、『廣州黃花崗七十二列士陵園』、『武漢辛亥革命紀念館』、『黃埔軍校』等史跡與辛亥革命間的關係,剖析其歷史意義,並分享了考察的心得和感受。 『尋找革命足跡』為高美士中葡中學本學年『學校發展計劃』中的一項重要活動。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邀請了澳門歷史學會會長陳樹榮先生為學生講解辛亥革命與本澳的關係;於暑假期間組織學生蒐集孫中山等辛亥革命歷史人物在澳門的足跡,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製作專題研習報告。第二部分為史跡考察活動,組織專題研習中表現優異的二十五名學生,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於九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到中山、廣州和武漢進行了五日四夜的實地考察,並撰寫了考察報告。是次分享會為『尋找革命的足跡』活動的第三部分。 整項活動先從帶動部分學生就辛亥革命的史實進行研究,再透過分享讓全體學生對辛亥革命的歷史軌跡有整體把握,從點到面,讓學生們體會先賢的不懈努力,深切感受革命烈士的熱誠。  

澳門代表參加明天小小科學家終評活動 為配合澳門特區政府『回應青年成長的需要,提供多元青年服務』的施政方針,教育暨青年局積極組織學生代表參加各類比賽,以開拓學生視野及汲取經驗。『第十一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終評活動於十一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巿舉行。主辦單位要求所有申報者均須品學兼優,並有獨立完成的科學和技術研究成果。本屆活動經全國各省推薦共收到五百多份申請,經過三輪遴選,最終由來自全國各地區的一百名學生獲得終評資格。 今年教青局繼續推薦了四名學生參加是項比賽,最後由培道中學的黃浩昌同學獲得終評資格,實屬難得。黃同學由該校的指導老師梁鴻博帶領赴京參賽、交流並參加頒獎典禮,兩位代表日前到教青局辭行。 辭行會上,教青局龔志明代處長首先祝賀黃同學獲得終評資格,希望黃同學珍惜機會,全力以赴,發揮所長,努力爭取好成績。同時藉此機會與其他省市的同學多交流,開拓眼界,宣傳及推廣澳門的科普及文化。最後預祝黃浩昌同學比賽成功。  

數學素養測試計劃正式啟動 澳門特區政府自二零零三年已開始參加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所組織的國際學生能力測試計劃(PISA),其後繼續參加PISA2006、2009的測試,並委託澳門大學澳門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測試中心負責研究的。明年將參與以數學素養為主要測試領域,輔以科學素養和閱讀素養的PISA2012。 『澳門PISA2012數學素養測試計劃』於十一月十四日正式啟動,儀式由中國澳門PISA指導委員會成員、教育暨青年局梁勵局長,澳門PISA研究計劃經理,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測驗與評核研究中心張國祥主任主持,出席者有教青局、澳門大學澳門PISA中心的人員,以及參與PISA的學校校長、教師等百多人出席。 『澳門PISA2012數學素養測試計劃』,是由本澳十五歲中學生共同參與和完成的一項大型國際教育研究,研究取樣為一九九六年出生的十五歲中學生,他們將於明年四至五月期間參與正式測試,包括書面測試和數碼測試兩部份。 在啟動儀式上,梁勵局長表示,PISA的結果,對於澳門制訂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澳門歷次的PISA結果,在教育公平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學生在科學和數學素養的能力都在OECD的平均之上,但在閱讀素養略低於OECD的平均,反思和評估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因此,特區政府在施政方面,持續實施推動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政策,強化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也關注到提升教師在閱讀教學、評核與擬題的能力,有序地開展一系列的培訓課程。 踏入資訊時代,數碼技術在現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漸重要,PISA已朝著全面數碼化測試的方向發展,利用電腦程式模擬互動的網絡平台,以量度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OECD已計劃在PISA2015實施全面數碼化測試。因此,PISA自二零零九年開始,除了常規的書面測試外,更加入了數碼閱讀測試,以評估學生的網上閱讀表現。而將於明年舉行的PISA2012正式測試,學生除了參加書面測試外,同時亦擴展到運用電腦進行包括了問題解決、數學和數碼閱讀的四十分鐘測試。為作好準備,澳門PISA中心亦將於明年到一部分學校進行數碼測試,藉此汲取經驗,以評估PISA2015在澳門全面實施數碼化測試的可行性。 為此,梁局長也請學校除了加強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反思及評估的能力之外,也要為學生作好準備,加強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特別是懂得使用輸入法及網頁導航。梁局長再指出,國家在二零零八年年底公佈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首次從國家發展戰略層面,明確澳門特別行政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展定位。意味著,與國際接軌是澳門發展的路向,也是澳門教育培養學生必須走的路,透過PISA嚴謹的學術研究,提供豐富的訊息,可以了解到澳門學生的能力狀況,以至與全球水平的差距及與國際接軌的距離。 特區政府重視教育,持續對教育加大投入,為學校、教師提高教學質素提供有利的條件,如推行小班教學、優化師班比、引入內地優秀教師等,而隨著未來《私框》的落實,教師減少教學節數,可以讓教師有較多的時間照顧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以達到更好地培育澳門青少年的目標,使澳門的基礎教育繼續朝著公平和卓越邁步前進。 接著,張國祥教授闡釋PISA2009年數碼閱讀測試結果,並概述澳門研究結果。PISA2009年數碼閱讀測試共有19個國家或經濟體參加,其中有十個國家或經濟體高於OECD平均值,澳門有44所學校,共二千五百一十九名學生參加,學生數碼閱讀能力略低OECD平均值。 他又指出,澳門十五歲學生在PISA2009的數碼閱讀表現差強人意,與其他在PISA2009表現優秀的國家(如韓國、新西蘭、澳洲)比較,存在著極大的差距。在澳門,嚴重缺乏高數碼閱讀素養表現的學生,較低的數碼閱讀精鍊水平的學生就讀較低的年級;學生未能好好利用評核的時間,未能在限定時間內回答所有的問題,因而出現大量『沒有達到』的回應。澳門學生未能回答『反思和評估』的問題,特別是開放式題目沒有提供答案。他指出,澳門仍然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教育體系之一,儘管如此,澳門學校之間仍有差異。而相關研究結果已經出版,公眾亦可到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測驗與評核研究中心網頁瀏覽。 最後,由中國澳門PISA指導委員會成員梁勵局長及澳門PISA研究計劃經理張國祥教授分別向參與了PISA2009數碼閱讀測試的學校派發了學校報告。『澳門PISA2012數學素養測試計劃』啟動儀式也圓滿結束。  

電訊籲市民充分利用7-Eleven繳費 為進一步優化客戶服務體驗,澳門電訊(CTM)自十月開始增設新的繳費平台,客戶可透過全澳所有7-Eleven便利店以現金繳付電訊服務賬單。經過一個多月的運作,新的繳費途徑備受客戶歡迎。澳門電訊呼籲市民充分利用此繳費模式,透過7-Eleven便利店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的運作模式及遍佈全澳的四十一間分店,享受更輕鬆及具彈性的服務新體驗。 澳門電訊客戶只需前往全澳任何一間7-Eleven便利店,出示印有條碼之澳門電訊服務賬單,即可以現金繳付全額服務費用,每張賬單的繳費上限為五千元,每張賬單將收取一元的手續費,而7-Eleven將發出相應的收據作為繳費記錄。繳費的截數時間為每天下午五時,客戶應於到期付款日下午五時前繳交費用。  

自來水客戶聯絡小組考察台灣供水及節水經驗 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為促進供水技術及節水的文化交流,於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六日至九日率團往台灣展開四日三夜的考察之行。此行由澳門自來水帶領客戶聯絡小組成員及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的代表參觀台北市的供水設施、交流雙方節水經驗,並實地考察當地的雨水及中水利用案例,以求集思廣益,持續有效地推動及優化本地區的供水及節水工作。 考察團得到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的大力協助,參觀內容豐富。行程先到中正紀念堂實地視察該處的雨水利用案例,並由臺灣雨水回收協會的鄭期霖教授為團員講解及分享台灣的雨水及中水利用實踐經驗;再到訪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就雙方的節水經驗、水價政策、帶不鏽鋼波狀管技術、再生水利用進行交流探討;然後參觀臺北自來水博物館、公館淨水場、直潭淨水場,以及蓄水量達4億立方米的翡翠水庫。交流氣氛熱烈,彼此獲益良多。 澳門自來水副總經理兼客戶聯絡小組主席朱偉文表示,客戶聯絡小組成員來自工商界以及社會團體,代表社會的不同聲音及視角,此次安排各成員親身體驗水與生活的文化,是希望大家能透過自身的團體特性,向本地市民宣揚珍惜用水的重要性。同時,為配合特區政府的節水推廣工作,澳門自來水亦特別邀請節水小組的代表參與是次節水交流活動,祈藉此加深兩地同業的認識,交流經驗,取長補短,使日後的工作更精益求精。 考察團一行二十八人,由客戶聯絡小組副主席劉永年先生擔任團長,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客戶聯絡小組主席朱偉文先生擔任副團長,率領一眾客戶聯絡小組成員和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代表到訪台灣。團員包括︰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范曉軍、澳門廠商聯合會代表李時泰、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代表黃紹基、澳門建築置業商會代表劉永年、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代表劉少倫、澳門酒店旅業商會代表張健中、澳門建造商會代表張偉鴻、澳門娛樂服務業聯合商會代表胡健偉、澳門地產業總商會代表鄧國明、澳門物業管理業商會代表張運善、消費者委員會代表李詠琪、澳門機電從業員協會代表李松添、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代表余建棟、澳門酒店協會代表陶比德、澳門工會聯合總會代表冼月好、澳門婦女聯合總會代表黃敏兒、澳門公用事業關注協會代表鄭仲輝,澳門地產發展商會代表黃茂堂。以及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組長黃穗文、成員黃文濤、吳鎮庭及鄭漢樺。 澳門自來水於二零零零年三月成立客戶聯絡小組,至今已踏進十一周年。透過定期會議和各種活動聽取不同界別及社團的意見及建議,再作出檢討及採取適當行動。小組成立以來,各成員不單百忙中撥冗參與會議,更積極搜集公眾及其社團對供水服務的意見。澳門自來水集思廣益,過去多年實施一系列便民政策,包括隔月發單、改用環保帳單、簡化水費按金退回手續、豁免總錶及消防水錶的租金、取消最低收費、針對有需要家庭及人仕推出用水優惠計劃、增加便利店24小時代收水費渠道、以信用咭於網上支付水費等。  

坊會促改善下環交通設施 下環區車多路窄,河邊新街及西灣湖景大馬路更是車輛通往中南區的主要通道,日漸增加的人流車流,為該區帶來不少交通壓力。針對該區的交通亂象,日前下環坊會理事長張麗珍聯同坊會青年委員會主任黃德銘等到區內視察,期望當局重視舊區發展,著實研究在適當位置加設紅綠燈或測速系統,改善該區的步行系統,保障居民和駕駛者的安全。 黃德銘說,由於西灣大橋至司打口方向為一大直路,暢通無阻,駕駛者不時“開快車”,導致該地段發生多宗致命交通意外。區內行人及駕駛者安全意識亦薄弱,在斑馬線上途經的車輛不會主動禮讓行人;天橋和部分斑馬線設置亦不便居民出入,不少居民為了貪方便亦會橫過馬路,險象環生。 張麗珍補充,多年來已向當局反映區內路窄彎多、斑馬線亦多,交通指示牌指示不清晰;下環豆撈附近的斑馬線、聖瑪沙利羅學校旁的斑馬線一帶均是下環區的交通黑點,人車爭路普遍。特別是媽閣廟對開巴士站近航海學校處,不少駕駛者胡亂切線和調頭,交通亂象經常發生。 建議當局盡快研究在下環豆撈和媽閣航海學校處、區內斑馬線地段等加裝提示燈、紅綠燈或監測器,保障行人和駕駛者的安全。針對西灣大橋至司打口直路地段,適當加設減速標誌或於區內安裝測速系統。長遠而言,當局應配合未來媽閣交通樞紐計劃,重新檢視區內交通情況,完善道路網規劃,以及持續做好公民教育工作,鼓勵居民善用天橋,切勿亂過馬路,加強執法,提高行人和駕駛者的安全意識,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  

鏡湖氹仔醫療中心服務消息 鏡湖醫院氹仔醫療中心自二零零五年十月成立並投入服務以來,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開展日間門診及二十四小時急診服務,為離島市民提供了較大的就醫便利。六年多的時間裡,氹仔醫療中心的服務得到廣大市民的關愛和支持,令中心的工作得以順利展開。 為配合特區政府醫療衛生工作的整體安排,該院氹仔醫療中心急診部的服務時間從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一日開始作出調整,具體調整如下﹕ 一、氹仔醫療中心急診部原二十四小時運作模式將於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結束; 二、氹仔醫療中心急診部將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一日開始工作時間調整為每天早上八時至午夜十二時,每晚二十三點三十分將停止掛號。 三、氹仔醫療中心門診部的專科醫療服務維持不變。 上述調整將試行三個月(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一日始至二零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止),試行過程中市民如有任何建議或意見,請及時向工作人員反映,該院將視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盡量滿足廣大市民診治疾病的醫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