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急升103基點創六周新高

2011-12-22

【香港中通社十二月二十一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余釜)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十二月二十一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六點三二四八,比上個交易日急升一百零三個基點,創下近六周以來的新高。 市場人士指,隔夜外盤股市反彈,令風險偏好獲得改善。國際匯市美元大幅回調,二十一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則再現升勢,且出現百餘基點的升幅。 此前一天,曾經連續十二天『觸及跌停』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即期市場,在連續兩日走高後重新回落。市場人士稱,九月下旬至今的NDF市場數據顯示了人民幣較為強烈的貶值預期,尤其是十一月三十日全球五大央行聯手向市場提供流動性以來,儘管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并沒有趨勢性貶值,但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竟然連續十二日觸及交易下限。 對於人民幣連續十二天跌停,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看來,這只是『虛張聲勢』。易憲容認為,人民幣從二零零五年到去年升值了30%,這十天也只跌了五個百分點,有波動很正常,況且在人民幣沒有完成國際化的情況下,要找到一個均衡價格幾乎不可能。匯率問題是國家之間的利益博弈,政府應用良好的機制來形成價格,做空者也會失去市場。 他日前在第一屆中國量化投資高峰論壇上指出,人民幣匯率是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條件,人民幣升值趨勢在較長時間內不會改變。 事實上,近期大部分新興經濟體國家的貨幣對美元都出現貶值,人民幣貶值的幅度是最小的。印度盧比、俄羅斯盧布、泰銖、印尼盾等新興經濟體貨幣對美元均一改兩個月前的升勢。其中,印度盧比對美元已下跌16%;俄羅斯盧佈下跌幅度超過15%;印尼盾、新加坡元、馬來西亞林吉特對美元觸及最近六周低位。 分析人士稱,在歐債危機影響下,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引發了海外投資者的擔憂。資金重新流向美元,導致新興市場貨幣普遍面臨貶值壓力。沽空中國經濟也是人民幣對美元波動的輔助因素。分析人士稱,人民幣即期匯率波動,不可避免地衝擊金融市場,但影響并不大,甚至即期匯率暫時走弱對中國經濟健康增長還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