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價女俠 ....陳鳳

2012-06-25

 格價女俠 ....陳鳳 

近年本澳掀起加價潮,衣食住行樣樣都加,部分貨品、食肆更一加再加,累積加幅達倍數計,市民深感無奈。其中,對民生有較大影響的街市菜肉價格,也有較明顯的加幅,並且有訂價過高及加快減慢等不合理之嫌。在物價居高不下的日子裡,相信普羅市民都深切感受到百物騰貴下的生活壓力,不少市民要節衣縮食過日子。

 訪查市民捱貴餸原因

市民捱貴餸,究竟原因何在?有沒有人為控制市場?引起了陳鳳(趙太)的關注。為尋找真相,陳鳳近月走訪了南粵批發市場及珠澳多個街市,包括台山街市、紅街市、義字街、祐漢街市、水上街市、下環街市、營地街市、氹仔街市及拱北街市,了解批發價及不同街市的零售價、秤量等營運情況。

    陳鳳在南粵批發市場了解到:場內交易過程開放自由,品種也多樣化,居民及菜販可以自由進場選購,若送貨按路程遠近每件運費五元至十元要自付。除固定車位需收費外,交易後即時運走者,不需付任何進場手續費。菜欄不設零售,只以一箱或一籮交易,雙方按不同品種以司馬斤議價交易,無發現因短斤缺兩而爭拗情況。居民可以在公佈版上查看當日主要品種的批發價,大家公平自由交易。

  價高不落   人為因素

  而綜合各街市調查數據,陳鳳發現,造成物價高漲不回落的原因,雖有客觀外圍因素影響,但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她形容:「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令人難以置信」。調查發現,本澳街市零售價格比批發價普遍高出一至三倍以上,比拱北街市也高出一至三倍以上。雖說消費者可貨比三家,但同一品種和質量,大致都是同一價錢,根本無得你揀,她質疑各街市商販不規則經營、合謀定價控制市場價格,食水太深,居民被迫買貴肉、吃貴菜。

    市販不規則情況還有:商品不明確標示價目牌、短斤缺両、又或「斤」「磅」混淆標示等等,矇騙消費者。陳鳳指,市販向批發商攞貨時,以司馬斤交易,但零售時以磅充斤,不同街市有不同的情況,以磅標示的在義字街較普遍,以上種種不規則的操作已對消費者造成損害。

    另外陳鳳也發現,近日拱北市場及澳門批發價已有所回落,但澳門零售價還居高不下。五月底至今,拱北及香港新鮮瓜菜基本上都降價,唯獨澳門零售有起無跌,拱北市場北京菜芯已由每斤五元五角降至四元;近期,拱北豬已由每斤十三元降至十一元,折合澳門幣為每司馬斤二十二元,對比紅街市則反由每司馬斤四十元四角升至四十一元,不跌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