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包括採訪通知 政府主導

2012-08-04

特區政府動用近四十八億元,推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新巴士服務模式。一年過去了,與巴士意外相關的死傷數字持續上升,有的家庭失去至親,有的市民傷害難癒,若傳媒編輯以「巴士服務一年祭」為新聞標題,如實不過。若要指控交通事務局監管不力,有誰膽敢站出來保駕護航呢?在這情況下,傳媒的監督更是不能缺席,最基本就是爭取每個機會訪問巴士公司負責人。

選擇性發放採訪通知

然而,發生意外越多的巴士公司,越是選擇性發放「採訪通知」,只找來數間「友好」的傳媒機構「訪問」,結束後,再向所有機構廣發「重宣傳味」的鱔稿。這種將新聞視為廣告的手法,極之差劣!七月三日,在記者的追問下,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與一個「通訊員」無異,只答應「轉告」傳媒的訴求;他不再用「責成」這類官話套語來要求巴士公司定要通知所有機構採訪。

一個月過去了,巴士公司依然故我,絲毫沒有改善。回想七月三日,「汪通訊員」推諉說,那些是私人公司,應該是有自由的。那麼,我們不禁要問:「説好了的政府主導在哪裡呢?」連發放「採訪通知」這麼簡單的安排,交通事務局的政令都落實不了,是否巴士公司已經視當局如無物?究竟,是否一如外界所傳,高級官員在巴士公司的老闆面前,只是一個打份工的小夥計而已? 

事出必有因!或許「汪通訊員」已向巴士公司轉告了傳媒的訴求,可能得到的回應是:「你先問問自己如何對待傳媒吧!」事實上,新巴士服務模式一周年之際,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沒有舉行記者會,只接受了數間新聞機構的專訪,之後,向所有機構發放「新巴運作一年政府主導初見成效‧挑戰重重仍需努力不懈改善服務」的新聞稿,其手法與巴士公司的何等相近。

其身不正  睬你都傻

此外,傳媒在六月中旬報道,交通事務局在審理巴士「加價」的過程中,從沒有通知交通諮詢委員會。七月份,交諮會有三次與巴士服務有關的會議,交通事務局全不通知新聞機構採訪,完結後則發放「事後稿」。值得注意的是,特區政府的委員會雖是閉門進行,但絕大部份都通知傳媒在會議後採訪的。既然,交通事務局「其身不正」,不難明白巴士公司為何「睬你都傻」!

        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