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課程先導計劃啟動

2012-09-05

【特訊】二O一二/二O一三學年本澳有八所學校參加 「小學教育課程先導計劃」,日前教育暨青年局為該計劃舉行了啟動禮。教青局代局長郭小麗表示,教育須不斷提高素質,以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回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為確保教育的良好素質,推動課程改革,提高課程品質十分重要,教青局會致力優化各教育階段的課程與教學,而推行課改實有賴學校、教師、家長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 

由教育發展基金甄選和資助,本澳八所學校,澳門坊眾學校、濠江中學附屬小學、教業中學(分校)、培道中學(南灣分校)、培正中學、青洲小學、聖保祿學校、鄭觀應公立學校於二O一二/二O一三學年率先實施「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及「小學教育基本學力要求」。「小學教育課程先導計劃」啟動禮於九月三日在教青局仲尼堂舉行。八所學校的領導和教學人員出席了啓動禮。自本年五月起,有關學校已開展該計劃的準備工作,並籌備落實「小學教育基本學力要求」。 

按第9/2006號法律《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的規定︰「政府須規劃各教育階段的課程框架,訂定學生須達到的基本學力要求」。「正規教育課程框架」的訂定,有利落實本澳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則和各項目標。框架內容主要包括各教育階段的課程宗旨、學習領域的劃分、科目的設置以及課時的分配等,並規範每學年教育活動日數至一百九十五學日。在小學教育階段,課程發展的方向及重點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培養終身學習能力;遵循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關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及其不同教育需求,促進學生潛能和個性的充分發展;重視與幼兒及初中教育階段課程的銜接。 

教青局代局長郭小麗在致辭時指出,本澳自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推行小班制,引進內地優秀教師,開展「骨幹教師研習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為改善教學文化,提升教學效能提供了條件,本澳教育須減少灌輸式的教學,促進有意義的學習,教學活動關注點須由「教得更多」向「教得更有效」作改變。教青局會繼續以不同形式的計劃或活動,有序推動課程改革和發展,優化各教育階段的課程與教學;同時,協助學校儲備優秀的教育人才,持續提升教師在課程方面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