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20917號

2012年09月17日

星期一

雙名稱街道牌體現民意

2012-09-17

澳門在一九二五年由當年的市政廳負責街道規劃,並對街道名稱正式頒布後,多條街道名被除名外,不少街道亦更改了名稱,但一些已易名的街道其舊名稱卻因人們習慣難改,仍常稱舊街的名字,例如曾因街道上有『白馬洋行』、『白馬行醫院』而得名的街道──白馬行,雖易名為伯多祿局長街,但不少居民仍呼此街為白馬行。同一例子;慈善團體老號『同善堂』所處的街道,原名為爐石塘,在易名為庇山耶街後,不少人至今仍稱此街為爐石塘,除反映出居民念舊外,或因為兩街的名稱改用葡人的名字命名。

『近西』變『美麗』大家心安

 另有街道,卻因為於後期被認為名稱『不雅』,在八十年代才被易名,其一是水坑尾街天神巷側的『近西街』,因『近西』兩字在廣東人的俚語被指是『嗰頭近』,即快將離世的意思,因此給此街改了一個很好的名字──名為『美麗街』,由『近西』轉為名『美麗』,可說是大逆轉,而美麗街亦不負其名,因為此街是位處南灣花園附,環境稱得上美麗。另於九十年代,在南、西灣填海造地、建人工湖後,由南灣燒灰爐通往新口岸的南灣街,亦易名為南灣大馬路。   

高士德大馬路不要「屙」

另一條在七十年代才被易名的主要街道是『柯高大馬路』,即現今的高士德大馬路(Avenida de Horta e Costa),此馬路是以曾當澳督的葡國人Horta e Costa的名字的葡語首個發音Horta(柯)和Costa(高)合成而命名,因柯高名字廣東話諧音『屙膏』,發音不雅而被易名,並以馬路原有的一個葡人名字的Costa(譯作高士德),命名為高士德大馬路,消除了礙耳的『屙膏』音。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此馬路未改名時,住在該區的居民,連同住在提督馬路一帶的居民,合組了街坊會組織,是為『提柯坊眾互助會』,現時很多年青人未必了解提柯坊會,名稱是取自柯高大馬路與提督馬路。雖然『柯高大馬路』易名為『高士德大馬路』,但馬路的葡文名稱依舊,仍是Avenida de Horta e Costa。位於雀仔園區的柯高街(Rua de Horta e Costa),和在高土德馬路的柯高圍(Patio de Horta e Costa),未有因名稱『不雅』而改名。

   由於伯多祿局長街、庇山耶街等不少街道都在當局改名後,居民仍以該些街道的舊名相稱,郵寄地址街名亦不更改,有見及此;當局將一些多人聚居已改名的街道,仍保留其舊有名稱,該些街道街牌上的中文字,上一行為已改名的街名,字體較,大下一行是舊有街名,字體較細,例如伯多祿局長街下面有(白馬行)三字,庇山耶街下面亦有(爐石塘)三字,而後期才改名的著名的十月初五街,都保留之前的街名──泗   街,當然;亦包括了最老的街道──大街(營地大街)。故此澳門不少古老舊街,都『雙名並存』,是澳門的另一個特色,從『雙名並存』街牌街道,可體現出澳門重視群體意願的文化,和當年澳葡懂得變通處理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