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眼中的莫言:人如其名

2012-10-13

中新社濟南10月12日電 (記者 孔凡元)『他遊刃有餘地驅遣文字,卻自名‘莫言’。生活中的他,與名字很是相符,依然‘訥于言’,內心感情完全通過‘筆’來表達。』對於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他的學生、山東《大眾日報》記者蘭傳斌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莫言是蘭傳斌在山東大學的研究生導師。蘭傳斌說,莫老師的教學特點與眾不同,理論少,實踐多,擅長談創作體會,通過實踐經驗啟迪學生多動腦、多動手。『他上課嚴謹,不愛笑,好像在默默地瞇起雙眼,冷靜地去看生活,但很重感情』。

蘭傳斌已畢業6年,但他與莫老師之間的電話、郵件一直沒間斷過。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11日晚間揭曉,對於自己的恩師莫言憑藉長篇力作《蛙》榮獲本屆諾貝爾文學獎,蘭傳斌認為,老師獲獎實至名歸:一個從山東高密東北鄉上走出去的作家,他深耕創作之田30余載,作品從鄉土中來,又超越鄉土。

蘭傳斌告訴記者說,莫言的作品在世界各國都有很多才華出眾的翻譯者,日本、法國、意大利和德國尤為突出,這也使他的作品在海外頗具影響力。蘭傳斌說,莫老師四季耕作,主張『作為一個農民寫作』,時時顧盼社會歷史,書寫人間冷暖;他又提出『把自己當罪人寫』,『要到沒有路的地方去走』,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1955年出生於山東高密的莫言,原名管謨業,代表作品《紅高梁家族》、《檀香刑》、《豐乳肥臀》、《蛙》等。 

外交部對莫言獲 諾貝爾文學獎表祝賀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 余湛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對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表示祝賀。

洪磊說,莫言先生是最近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他的文學造詣有目共睹。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我們歡迎世界各國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感受優秀中國文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