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將激發新增長潛力 中國經濟轉入「中速」運行

2012-10-31

【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電】(中新社記者 劉育英)「中國經濟告別過去的高速增長階段,轉到7%-8%的中速增長,這意味著現有體制框架內,資源的優化配置受到限制。但如果我們改革現有的經濟體制,就能釋放出新的制度紅利,激活新的增長潛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余斌說,在過去的30餘年中,中國平均GDP年增長超過9%,創造了經濟增長的奇跡。但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長期化,及中國經濟的內在失衡,中國的經濟增長正在由高速增長轉換為中速增長。

2012年,中國投資和出口兩駕強勁的「馬車」紛紛減速,GDP連續三個季度下滑。中國能順利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入高收入國家嗎?許多機構的學者近期紛紛發聲,指出中國城鎮化率只有51.27%,仍有巨大增長空間,但需要通過改革轉變目前的經濟增長模式。

余斌所在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今年2月份發佈了聯合研究報告《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分析了中國在2030年前遇到的諸多挑戰,並對未來增長模式的結構提出建議。不過,這份報告的觀點也引起一些爭議。

國慶前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

余斌認為,十七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凡是與市場經濟相悖離的地方,都是應該優先改革的領域,「其內容涉及很廣,包括稅收體制改革、金融領域改革、政府職能轉變、打破壟斷、國有企業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每一部分都有很多內容」。

「如在稅收領域,從中央和地方關係講,需要根據事權來重新劃分財權,適當提高地方政府的財力保障;從企業角度講,對小微企業需要大幅度減少他們的稅收負擔;還有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改革。」余斌說,稅收改革存在巨大空間,如能改革到位,將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產生很好的影響。

實際上,中國今年來也推進了多項改革。前不久,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督戰」營業稅改增值稅;本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今年3月底,國務院批准溫州為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在余斌看來,改革的突破點,在於基礎產業的改革。他認為,多年來基礎產業是以一種壟斷的、低效率的方式運作,帶來整個經濟運行的低效率和高成本。在這些領域推進價格和投資改革,讓價格隨著成本和供需的變化而變化,讓民間資本進入壟斷領域,能夠釋放出更大的經濟增長空間。今年上半年,中國多個部委都推出了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的政策措施,但是否能夠真正打破民間資本的「天花板」和「玻璃門」還有待觀察。余斌說,當前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要求政府、企業、市場和社會都作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適應新的發展階段。

余斌注意到,與前三十年改革不同的是,過去改革能夠在一個行業、一個領域、一個區域取得突破,而現在很難做到,改革往往要受到其他部門的掣肘,因此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進行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