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出口成交下滑近一成  中國外貿形勢依然嚴峻

2012-11-05

 【中新社廣州11月4日電】(記者 唐貴江)第112屆廣交會4日落下帷幕,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劉建軍當天表示,本屆廣交會截至3日出口成交326.8億美元,比上屆下降9.3%,這是廣交會上屆以來連續第二次成交下滑,劉稱,這顯示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外貿形勢依然嚴峻。

 劉建軍介紹,本屆廣交會是在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發酵,世界經濟復蘇明顯減速,國際市場需求下滑,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嚴峻形勢下舉辦的;成交情況的下滑顯示外貿市場需求依然低迷,中國外貿形勢回暖仍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

 廣交會歷來被視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本次廣交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市場需求不足得到應證,受歐債危機、美國經濟復蘇乏力的持續影響,廣交會對歐盟和美國的成交下降幅度均在10%左右;而此前被寄予厚望的新興市場也意外出現降幅,對東盟東盟、中東、金磚四國成交降幅分別為7.9%、5.7%、0.7%,但均低於總成交降幅。

 本次廣交會上,中國出口企業的生活必需品成交增長,中短訂單居多。食品、醫藥等生活必需品成交分別增長14.5%、26.9%;需求彈性明顯的皮質箱包、木質玩具下降37.7%、48.7%;6個月以內的中、短訂單佔比達86.6%。

 本屆廣交會累計到會採購商人數也出現10.26%的下滑。劉建軍稱,來自世界主要市場的外需嚴重不足,國際貿易競爭的日益加劇、外貿環境的日益惡化,各種貿易摩擦增多、近期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以及出口企業的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疊加影響,造成本次廣交會的成交和客商到會人數的下降。

 劉建軍稱,本次廣交會也顯示出中國出口企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本屆品牌展區成交125.8億美元,下降5.4%,比總成交降幅低3.9個百分點。每家品牌企業平均獲得的訂單數是非品牌企業的3倍,平均成交額是非品牌企業的6.2倍。創新產品多、設計研發能力強的企業成交情況明顯好于其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