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稱大師 欲破諾獎「死亡之吻」 莫言雪中歸京:

2012-12-15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電】(作者 蔣濤)14日上午8時55分,莫言一行所乘的班機降落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的雪已經靜謐下了一夜,整座城市銀裝素裹。

莫言和夫人杜勤蘭、女兒管笑笑等一齣現在貴賓通道,立馬陷入記者的包圍,眾星捧月般走進休息室。

現場等候已久的記者要求莫言展示諾貝爾獲獎證書,莫言說,「都在行李箱呢,沒拿出來」。

「坐在北京的房子裏照樣可以回(高密東北鄉),人不回,心回去就行。」莫言告訴中新社記者,依舊想回自己在文學作品中構建的文化王國高密「東北鄉」。

莫言說,諾貝爾獎對作家來說往往是一個「死亡之吻」,很難再出好的作品。很多作家一旦獲獎,就陷入繁瑣事務中去,影響寫作。我儘量避免這種結局。作家最重要的不是開會和接受記者採訪,而是寫作。

「天天像趕場一樣」,談到近10天的諾獎之旅,莫言用「非常圓滿」來概括。他說,在瑞典,強烈感受到世界各國人民對文學、對中國作家的熱情,「滿載友誼和熱情而歸」。

「我還沒到斯德哥爾摩,就在視頻上看到一些留學生,在那邊‘快閃’,穿著民族服裝,高唱中國歌曲,做了一些很喜慶、活潑的活動。」莫言對瑞典的「中國Style」很「買賬」。

他一直微笑著面對記者,坦言這次領獎「很輕鬆」,指了指身邊安靜站立的夫人說,「阿姨更輕鬆,她馬上就可以回到家抱外孫女了。」

整個提問中,莫言依舊保持「莫氏風格」,幽默風趣,同時謙虛低調,直言自己「永遠不敢稱大師」。他說,大師有它內在的含義,誰叫我大師,我覺得暗含著一種諷刺的意味,「因為我覺得自己做的遠遠不夠好」。

對於接下來的創作計劃,莫言說,自己風塵僕僕,調整一段時間再說。「瑞雪兆豐年,明年有個好收成。」他用俗語寄言高密的鄉親們,並連稱,「鄉親們比我聰明多了」。

記者們將莫言夫人與女兒送上中巴,過程中,她們一直對記者表示感謝,連稱「辛苦辛苦」。杜勤蘭告訴記者,莫言的演講「發揮非常好」,自己「很開心」。管笑笑身穿普通的紅色羽絨服,邊走邊告訴記者,接下來三四天的行程很緊,要跟著父親「四處趕場」。短暫的採訪過後,莫言一家在9時35分左右乘坐中巴車離開機場。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等一行親到機場迎接。

現場,來自莫言家鄉山東的一位記者說,莫言領獎歸來,說話「很實在,接地氣」。在10天左右的「諾獎之旅」中,莫言出席新聞發佈會,發表獲獎演說,參加頒獎典禮及諾貝爾晚宴,赴斯德哥爾摩大學作演講,與翻譯家陳安娜進行對談,並參加了當地華人組織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