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105號

2013年01月05日

星期六

社文消息

2013-01-05

民建聯珠海推廣環保節水意識

   民眾建澳聯盟於2012年12月31日,組織近百名會員前往珠海竹仙洞水庫瞭解澳門的食用水資源狀況,籍此機會向會員推廣節約用水意識。

『環境保護及節源再生』關乎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當今最重要的世界議題之一。12月31日早上,在民建聯副理事長宋碧琪的帶領下,在澳門港務局人員的陪同下,近百名會員出發前往珠海竹仙洞水庫,瞭解澳門的食用水來源及水資源的現狀。冀透過參觀,讓會員們明白水資源的珍貴,加強其節水環保的意識。隨後大隊來到珠海海味市場及鬥門燈籠沙水鄉,體驗當地漁民的特色生活文化。會員們帶著滿意的微笑結束了一日的行程。

  民建聯宋碧琪認為節能環保的意識應根植於每個市民的心目中,而這種意識則有賴於良好的公民教育及宣傳教育。希望往後能繼續與政府部門合作,加強節水意識的推廣和宣傳,與市民一同創造美麗、可持續發展的澳門社區。

澳門航空女乘務員換新裝

二零一三年一月一日,澳門航空女乘務員換上了新制服。 制服基本色調仍然採用與澳航logo相匹配的紅藍兩色,三件套裙服,配紅色腰帶、絲質頸巾。 乘務長制服為全身藍色,乘務員制服為上紅、下藍,冬季所著外套均為藍色。紅藍白三色相間的頸巾亦與澳航logo的基本色相匹配。

新制服的設計師是澳門本土青年設計師狄怡女士(Ms. Maria Bárbara de Oliveira Dias)。 狄怡的設計理念品比較充分體現了中西文化水乳交融的澳門特色,設計靈感分別來自中國的扇子、中式傳統服裝、葡萄牙旅行者背心和葡萄牙民間舞蹈服裝等。該設計獲得了澳門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澳門廠商聯合會聯合舉辦的「澳門航空第四代乘務員制服設計比賽」第一名。該設計理念為航空公司採用後,設計師根據乘務員的工作特點,對於服裝的面料以及一些細節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此次新制服的推出體現了澳門航空作為以澳門為基地的航空公司,配合特區政府發展創意文化產業的戰略,鼓勵本地青年設計人才的初衷。

吳國昌提質詢促建社工專業制度書面質詢

特區政府著手籌備社會工作人員專業註冊制度多年,但直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公佈的《社會工作註冊制度》法律草案公眾諮詢總結報告,仍只是建議繼續諮詢,未有結論。 

為此,本人提出下列質詢:

一、 特區政府著手籌備社會工作人員專業註冊制度多年,直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公佈的諮詢總結報告只透露政府打算透過社會工作委員會下設的專責小組作進一步諮詢,但該專責小組至今仍未設立。特區政府可否立即著手,在社會工作委員會下設專責小組,正式推動有關法案條文的修訂工作?

二、  特區政府將交由社會工作委員會下設專責小組正式推動處理的法案條文範本是否已經在過去諮詢的基礎上完整配套,以便盡早公開文本,讓持分者及公眾參與修訂工作?

三、 作為完整配套的法案條文範本,是否應包含讓政府及民間社會工作者共同參與的註冊制度,容許社工專業功能界別直選參與的註冊監管機制,容許跟註冊制度同步建立彰顯公義原則的專業倫理守則,以及政府社工專業職程民間機構社工專業津助機制?

弱協服務總結檢討會

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家協會)日前舉行了二零一二年度員工工作服務總結檢討會,一年一度的全員職檢目的為提升該會的整體復康服務質量,以配合持續發展的需要。

會議由該會行政總監廖秀華二零一二年整年在會務及服務工作等方面作總結而展開,繼而各中心主任也匯報了各中心服務狀況;當晚為過去一年從會務發展至各中心服務質量,以至職員工作態度等作了一次全面檢討。二零一二年在家協會踏入第二十一年時,該會定下「重新站在起跑線上」,在迅速發展會務的同時,大膽進行一些新計劃,並努力改進服務質量。在長期處於人力資源短缺,薪酬偏低,工作人員流失量大的情況下,所提供的服務未必能滿足所有家庭,但員工們本著能做到,就能解決困難,那怕只是一部分家庭受惠,盡心盡力地堅守岡位。

今年該會將針對家協會宗旨﹕促進會員間的互助精神,為智障人士爭取合理的福利和服務,推動社區教育,喚起公眾接納智障人士,除優化現有的服務外,更為未來的服務發展需求而推行一些新計劃,如﹕擴充服務增加受惠名額、優化服務設施、超市投入服務、推動智障人士藝術發展等等,此外;著眼於爭取智障人士合理福利、加強倡議功能等工作。為此;全體理監事及職員積粟參與切合時宜的在職培訓,自我增值以配合該會發展需要。

是次會議各職員積極發言,將對機構的建議、對自身工作表現、工作時所遇到的困難等等狀況,都開放地與與會者分享。最後;副理事長盧紹霞代表理事會感謝員工長期以來盡心盡力對工作的投入和努力,對委身於復康服務、對智障人士及其家人的關愛,使服務能切實地幫助到智障人士及其家庭。會上更勉勵員工延續敬業精神、裝備自己,提升工作專業,以提高服務質量及迎接未來發展。

《二零一二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

  為總結年度文學創作成果,保存澳門文學資料,在過去兩年,澳門基金會及文化局攜手合作出版《澳門文學作品選》,受到文壇的廣泛關注。故此,以持續推動澳門文學發展為前題,現計劃繼續推出《二零一二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並公開徵集二零一二年間發表的澳門小說、散文、新詩與舊體詩詞,歡迎有興趣的本地作者由即日起至二零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遞交作品。

作品選將邀請本澳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編選,以精選為原則,選編二零一二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由澳門作者(持永久或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撰寫,並於本地或外地報章期刊上發表之中文作品,文體包括小說、散文、新詩與舊體詩詞,恕不接受未刊稿、僅於網上發表或已結集出版之作品,或任何公開比賽的獲獎作品。來稿字數不限,每人每種類別限投最多三篇作品,並須以發表時的內容為?。

有興趣的作者可於澳門基金會網頁(www.fmac.org.mo)及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下載相關表格,亦可於澳門基金會研究所(南灣時代商業中心十三樓)、塔石廣場文化局大樓及澳門筆會(慕拉士大馬路二百一十八號澳門日報大樓十一樓)索取。投稿時請將填妥的投稿資料表、聲明書,連同作品的電子檔案(Word檔)及原刊稿副本,於二零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前郵寄或送交至澳門筆會,或電郵至penofmacau@gmail.com提交。提交資料的封面或電郵標題請註明“《二零一二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徵稿”及投稿類別。如有查詢,可於星期一至五下午二時半至六時半與馮小姐聯絡,電話二八七二零一五零。

工聯北綜舉辦信心培訓課程

  由工聯北區綜合服務中心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之『演講技巧提升課程之演講信心的建立』,於冬至期間組織了十八名學員赴港,展開為期三天的工作坊,主辦單位希望藉着一系列為學員度身設計的工作坊和體驗式的培訓來提升青年的自信心、發揮團隊精神、發掘自己的優點接納別人的缺點、從而發展個人的領導力,增強溝通力及執行力。望學員們能把這份寶貴的經驗無論用於學習或工作上都有正面的得着。

   是次歷奇活動於香港長洲鮑思高青年中心進行,三天兩夜的活動分別由工作坊、團隊遊戲及歷奇訓練三部分組成。在過程中學員可感受身心一致的狀態,學習在溝通中與別人融合一致的技巧,從而有效地與別人建立關係。在團隊遊戲中,(利用一系列安全、好玩及相互尊重的情境來進行學習),讓參加者體驗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和團隊合作的威力,參加者能把學習上和工作上的真實情境作整合,並更深入和有效地採取合適的行動來達成目標。經過一系列具有深度的體驗式活動,參與者能開始大膽發表個人意見,並學習聆聽及接納意見,以個人力量結合團隊去完成高難度的遊戲,提升自信心,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在團隊內,學習與人相處過程中取得共羸的藝術。

  有參加者表示,這三天兩夜的培訓活動由知識和遊戲體驗相結合,從各內容中得到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讓每位的參與者都能盡情投入每項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除了讓學員學習到如何與別人溝通和把個人的見解表達出來,還讓學員們明白到聆聽和尊重彼此意見的重要性,讓每位參與者都能發掘自己及別的優點,明白到讚賞的重要。

母親會頤康中心藉聖誕活動提升長者才能

  為將聖誕的歡樂氣氛與中心的長者們分享,母親會頤康中心於聖誕節期間假聯邦酒樓為中心會員舉辦「2012普天同慶賀聖誕聯歡會」,筵開近30席,300多名長者踴躍參與,現場有聖誕老人裝扮的長者向參加者派發聖誕禮物,到處充滿節日的喜悅,更有中心長者表演才藝節目助興,場面熱鬧。當日更設有義工嘉許典禮,讚揚義工們多年來無私奉獻的精神,如舞蹈老師、普通話老師和音樂老師長期教導舞蹈、語言和歌唱的長者興趣班,讓年青退休長者繼續發揮所長,服務社會和為更年長者服務,藉此讓生活更充實和更有意義。

  參與聖誕聯歡的長者們表示中心活動多元化,令他們的晚年生活更豐富多彩。母親會頤康中心希望通過組織節日活動,與長者們一同分享溫馨的節日氣氛,更表示日後會繼續為長者提供有益身心的康樂活動,和繼續服務社會的機會,發揮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精神。

出席聖誕聯歡的母親會領導層包括:理事副理事長李燕馨、理事莫瑞珍、高曼娜、奧思雅;榮譽顧問林綺濤及名譽顧問郭綺梅等。是次活動得到社會工作局贊助。

音樂學校學生交流團赴京學習收獲豐

   為開拓全日制『音樂技術課程』學生的藝術視野,並與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定期互訪交流,文化局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組織畢業生交流團於早前(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九日)赴北京進行交流演出和觀課學習,收獲甚豐。

   音校畢業生交流團與央校學生於該校音樂廳同台演出,舉行交流音樂會,演出了多首單簧管、鋼琴、古箏、小提琴及聲樂等精彩作品,觀眾反應熱烈。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副校長王紹武、副校長劉美琴及古箏教授周望等嘉賓對音校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予以高度評價。兩校學生彼此觀摩學習,起著互相促進的積極作用,學習成效顯著,堅定了學生升學的決心和信心。

   音樂學校為學生安排了實地練琴、專題大師班及聽公開課等活動,並讓學生入住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生公寓,親身體驗內地音樂專業學子的生活,感受作為『音樂家的搖籃』的校園學習氛圍。為鼓勵畢業生升讀國內的音樂高等學府,交流團特意參觀了國際知名的『中央音樂學院』及『中國音樂學院』,參加升學講座,讓學生掌握當地的升學資訊,以邁向音樂高等教育作準備。

   中央音樂學院是國家音樂人才培訓基地,向國際音樂舞台培育了多位音樂名家,蜚聲國際。音樂學校與該學院簽訂合作協議,聯合開辦全日制『音樂技術課程』,得到本澳巿民大眾的認同,充分體現了社會對專業音樂藝術教育的需求。去年,首屆高中畢業生取得百分百升學率的佳績,其中更有入讀維也納格拉茲國立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等優秀學府,教學成績備受肯定。

鏡湖護院參與老齡指標研究

因應澳門人口老齡化的步伐逐漸加速,社會工作局為未來長者服務的發展收集實際數據,於本月開展『澳門老齡指標』第二階段的『服務指標』問卷調查,澳門鏡湖護理學院作為合作機構,負責調查工作,作為該學院服務社會及學生服務性學習的一個機會。本階段以隨機抽樣抽取受訪住戶一千七百戶,目標收集成功問卷八百份。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已組織一百名教師和學生,擔任督導員和調查員,於本月三日至廿五日期間,展開入戶訪問。

為了保證是次調查的嚴謹性,由香港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總監陳章明教授及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朱明霞教授等為調查員進行集體培訓,對訪談問卷進行了全面的講解與演示,指導訪問技巧。由於此研究結果將為本澳未來的安老服務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希望廣大市民作出積極配合,支持此項問卷調查工作。

新一期《澳大新語》已經出版

    大學教育的核心價值,除了知識教授和技術承傳,更在於涵養人格、開拓胸襟,如何令學生在大學階段建立自己的人生格局、鍛鍊駕馭人生的能力。最新一期《澳大新語》(umagazine)的探討焦點聚於「人」,今期邀請了三位大師級科學家──姚期智教授伉儷和劉炯朗教授進行一場難得的對談,分享他們在人生和學術探索路上的睿智經驗;另一方面,澳大於首屆澳門科學技術獎上摘取唯一一項「自然科學?」一等獎的數學系錢濤教授,也和讀者分享其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故事。 

    目前澳門大學正著力透過落實專業教育、通識教育、研習教育和社群教育的「四位一體」教育模式,努力創建一所具特色、高水準的世界一流大學,那麼,日後在學生事務層面──尤其是明年遷入新校區後──將如何配合以達至上述願景呢?本期策劃的「學生事務」專題報導《新方向、新起點》專訪了澳大學生事務副校長程海東教授、學生事務長余小明博士,以及曾參與今年五月由澳大舉辦的堪稱近年亞洲最全面、最系統的高校學生事務精品專業課程──澳門學生事務高級研修班的學員,從不同角度剖析澳大將如何全方位打造學生的軟硬實力。 

    作為澳門本地規模最大的國際化、綜合性公立大學,澳大除了培養人才,更責無旁貸地肩負起社會責任,本期專題文章《創一流大學 擔社會責任》將有助讀者深入了解澳大與社區的互動聯繫;而《科研讓生命更精彩──「iINTERACT」眼球追蹤系統》則介紹了澳大科技學院兩位畢業生如何在教授指導下,成功開發出低成本、高效能和簡單易用的眼球追蹤技術,造福社群的背後故事。此外,從今期開始推出的「學院專欄」,廣邀澳大校內老師或職員撰文,題材豐富多元,觀點精闢獨到,相信必令廣大讀者有所裨益。《澳大新語》為澳門大學出版的半年一期雜誌,於二○○九年創刊,讀者可於澳大網頁www.umac.mo/umagazine下載或瀏覽。

「特區公報內容簡介」

日前出版的第一期《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第一組,公佈了行政命令和行政長官批示各一份,現簡介有關內容。

第一/二零一三號行政長官命令,將若干權力授予行政法務司司長,以便簽署《關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認可和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

第一/二零一三號行政長官批示,將附於一月十九日第七/九八/M號訓令,發給「澳門衛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衛星電訊電視廣播服務的第一/九八號許可,自二零一三年一月二十日起續期十五年。

特區公報印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第五十二期第一組副刊、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第五十二期第一組第二副刊,內容如下﹕

第一七/二零一二號法律,二零一三年財政年度預算案。

第四零零/二零一二號至第四零四/二零一二號行政長官批示,分別許可訂立執行及提供「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之升級、營運及保養」的工程和服務的合同;訂立提供「澳門跨境工業區污水處理站的營運及保養」服務的合同;訂立執行「新城填海區A區填土及堤X建造工程」的合同;訂立執行「法律改革及國際法事務局—中航二十一樓裝修工程」的合同;以及訂立執行「魚鰓巷行人天橋建造承包工程」的合同。

第四零六/二零一二號及第四零七/二零一二號行政長官批示,減少第三一零/二零一一號行政長官批示所述合同的整體費用,以及修改相關開支分段支付;以及修改第一六五/二零一二號行政展官批示第一款所訂有關執行「C370—宣軌一期氹仔口岸段建造工程」的分段支付。

坊會冀當局平衡保育與便民

   工務局於去月公佈,計劃在雀仔園愕街和羅憲新街興建自動步行系統,由於工程擬於羅憲新街的中央設置單向上行扶手電梯,有街坊憂慮工程會破壞百年歷史的羅憲新街石階。水荷雀坊會理事長李偉民、副理事長蘇冠忠希望當局關注該區保育問題,使計劃可以在便利居民出行,構建無障礙步行環境同時,又能在保護歷史文化方面取得平衡。

   根據附近街坊表示,羅憲新街石階擁逾百年歷史,是目前澳門建有最多石階的街道,全程共分九段,每段各有八級石階,72級石階沿斜而上,各段間空地亦種植了樹木,設有扶手、椅子等方便居民中途休息或進行活動,多年來居民都將此作為休憩場所,已成為街坊們集體回憶,大家都希望當局慎重考慮步行系統會否破壞羅憲新街石階的問題。

  李偉民、蘇冠忠就指出,居民都對當局改善水荷雀區增設無障礙系統構思深表認同,認為此舉能方便居民出行,尤其長者來往山頂醫院及雀仔園街市購物,但區內仍存有不少具特色及歷史意義的文物建築,包含了多年街坊的回憶,尤其是這條歷史悠久的石階路,如果適當發展,將是一條很迷人的漫步觀光線。歷史建築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