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街區居民認宜 修復保存社區紋理

2013-01-05

【本報訊】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委託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於去年五月至八月,以入戶形式進行「高樓街區居民現狀調查研究」,受訪的一千七百零八住戶及商戶中認為,該區較適宜整建修復及保存維護,尤其是突出六屋圍和幻覺圍作為特色點,保護該區社區紋理及社區特色。

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於二零零九年進行下環區住戶問卷調查及二零一零年進行媽閣區住戶調查後,去年進行了高樓街住戶調查,更好地了解該區一帶居民對舊區重整的意向。是次共成功訪問一千五百五十五個住宅單位及一百五十三個商舖單位,成功率佔區內住戶和商戶的七成一八和五成八。 

望增文創活動活化老區

受訪住戶和商戶對舊區重整四個模式的認知度為七成至七成二,較多選擇整建修復、保存維護、街道美化這三個模式;八成八六住戶和七成一二商戶願意維修,認為可提升樓宇安全及樓宇壽命、改善居住環境等,近半數住戶及近三成商戶已曾進行維修保養。不願意維修住戶和商戶的主因是認為自已沒有責任、沒有足夠金錢。約二至三成受訪者認為高樓街區有特色店舖;約七成認為有特色或歷史建築物,包括聖老楞佐教堂、媽閣廟、阿婆井、鄭家大屋等,約七成五表示知道上述建築物用途,受訪者希望特色或歷史建築物可以通過添加文化創意活動、表演及展覽用途而得到活化。

比較三個街區受訪者認為適合自身街區的重整模式,媽閣街區和高樓街區的受訪者較多選擇整建修復、保存維護、街道美化這三個模式,認為重建發展並不適合自身街區的舊區重整,下環街區的受訪者則認為重建發展、整建修復和街道美化均適合該區。 故研究團隊建議對高樓街區進行舊區重整時,應以此三個模式為主,尤其是突出六屋圍和幻覺圍作為特色點。

受訪者對於該高樓街區的普遍感滿意,對區內交通狀況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的有四成三二,不滿意的僅兩成九三。環保及綠化工作和公共設施,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的受訪住戶多於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

工務局城市規劃廳廳長劉榕表示,有關部門進行規劃時,會參考有關的調查,而且,該類調查將不會間斷,將作跟蹤性調查,以便更好地當握住戶及商戶的意見。而目前,已展開了鄭家大屋及亞婆井周邊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