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424號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社文消息
2013-04-24
『青年善用餘暇計劃』五月起接受報名
為配合及落實本年特區政府『鼓勵多元生活體驗,提升青年競爭潛能』的施政方針,同時加強青年生涯輔導工作,由教育暨青年局主辦、汎澳青年商會協辦,以及本澳各公共部門和商業機構共同參與的『青年善用餘暇計劃二O一三』將於七月至八月期間舉行。目的是為青年提供短期實習機會,增加青年對工作世界的認識,縮短青年對生涯發展的摸索期;鼓勵青年『從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在過程中學習成長,建立積極正面的處事及學習態度。活動對象為十八至二十四歲具初中三或以上學歷程度,且持有澳門居民身份證的青年。
題述計劃將安排參加者於七月一日至八月二十四日期間到公共部門或商業機構進行實習體驗(實際實習時間將根據提供實習機會的機構而定)。
報名日期由五月二日開始至五月十八日為止。有興趣報名者須在網上提交報名表格及填寫語文能力評估問卷,詳情請瀏覽教青局網站http://www.dsej.gov.mo。如對上述計劃有任何疑問,可於星期一至星期六下午三時三十分至晚上八時,致電二八三三 二O八四聯絡區小姐或張小姐。
「甘苦茶情味」舞臺劇完美謝幕
舞台劇「甘苦茶情味」已於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九日於旅遊學院啓思樓地下禮堂圓滿結束。
旅遊學院文化遺產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為慶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古蹟遺址日」,舉辦了以「遺產詮釋」為基礎的「甘苦茶情味」舞臺劇,藉以宣傳及推廣本地的非文化遺產「涼茶」。
四月十八日被稱為「國際古蹟遺址日」,此節日來源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屬下之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每年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都會定出不同主題以慶祝此節日。隨着人們加強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了解及重視,世界各地都會在這段期間舉行有關的推廣活動。
主辦單位旅院文遺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將此舞臺劇的背景設定為七、八十年代的一間涼茶舖,以具澳門特色的「涼茶」作為貫穿整個舞台劇的主線,表現出「涼茶」與澳門人昔昔相關的微妙關係,藉此觸動觀眾 令其產生記憶和情感的連接和共鳴。
是次活動有幸得到聖公會中小學、同善堂中學、浸信中學與公眾的熱心支持和參與才能完美謝幕,而表演期間緊張刺激的有獎互動遊戲亦有賴得到觀眾的踴躍參與,為此舞臺劇增添不少樂趣與歡樂。此外,是次活動的成功演出亦為受惠機構「希望之源」籌得善款。主辦單位表示籌備此活動令其獲益良多,同時亦很感慨於是次活動能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涼茶」的這份情感傳遞給觀眾,使觀眾能藉此舞臺劇而品嘗到「涼茶」的情與味,從而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涼茶」得以繼續傳承。
教學人員工作表現評核研討會及教育專題講座
工作表現評核是《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法律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目的是確保完善教學人員專業表現,促進教學人員的專業發展,並優化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和提高教育質量。按法規的規定,自二O一三/二O一四學年開始,在教育暨青年局登記的所有教學人員都應接受工作表現評核。私立學校按法規訂定校本的評核規章,以推行相關評核工作。
評核只是工作過程中的手段,改善和發展才是評核的主要目的。學校教學人員評核制度的成功建立和推行,並取得預期的成效,有賴教學人員、學校及教育行政當局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有可能實現。教青局為了配合學校的相關工作,在“學校運作指南”中編制了“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工作表現評核校本制度的建立與推行參考資料”,並於二O一二/二O一三學年開始前已向學校派發。與此同時展開了相關的培訓工作,為校長領導及主管人員、評核工作籌備人員開辦了七場工作坊,為讓廣大前線教學人員開辦了七場講座,加深他們對"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工作表現評核"的基本理念、過程及注意事宜的了解。此外,自二O一二/二O一三學年開始,在新入職教師培訓計劃中亦加入了教學人員專業發展與工作表現評核的內容。
為讓本澳教育界人士能借鑑鄰近地區這方面的工作上的經驗,教青局還於四月十五日和十六日舉辦了 “教學人員工作表現評核——校本制度的建立與推行”研討會及“教育專題講座”。邀請鄰近地區教學人員評鑑與專業發展方面的學者,介紹新世代相關發展之制度、內涵與推動實務,亦邀請鄰近地區的學校校長,就相關制度的建立和推行方面作經驗分享。研討會及講座的主講賀賓包括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蔡永紅、台北市天主教輔仁大學教授張德銳、山東省昌樂二中校長趙豐平、桃園縣光啓高級中學校長江惠真、香港樂善堂王仲銘中學校長何世敏及本澳督學等。希望能透過這次研討會及講座,幫助本澳教育界人士多了解兩岸四地的教學人員評鑑工作的面貌,促進相關制度的推行和發展。
出席研討會、講座的校長及教師共約三百多人。為順利落實校本教學人員工作表現評核制度,出席者紛紛向講者提出問題,交流經驗,兩天的研討會、講座在熱烈的討論聲中圓滿結束。
太極樂隊分享成長經歷
澳門青年藝能志願工作會前日邀請香港太極樂隊主音及成員來澳,與澳門青年分享音樂演奏和成長經歷(見圖),亦勉勵青年不輕易放棄夢想。
該會名譽會長關偉霖表示,該會青年一直希望在音樂演奏上能不斷提升,但長期導師較難安排,故是次以邀請太極樂隊成員來澳與青年會員交流,分享太極樂隊在演奏上的經驗和成長階段的經歷,讓青年可以讓澳門喜愛音樂的青年有所啟發和鼓勵。
澳門青年藝能志願工作會還希望,日後邀請其他音樂表演者來澳出席交流活動,與本澳青年分享經驗。除音樂交流活動,亦計劃邀請香港明星足球隊來與本澳青年人比賽,以正面訊息鼓勵熱愛運動的青年人。
「學藝雙攜」講座結束
由民政總署主辦、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協辦的「2013嘉模講壇──學藝雙?」講座已於四月二十日在氹仔嘉模會堂舉行,邀請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副研究主任龔敏及博士後研究員胡孝忠擔任主講嘉賓,講題分別為「饒宗頤先生的琴學研究與藝術」及「濠鏡的前世今生——方志中的澳門歷史變遷」,觀眾就相關議題與演講嘉賓進行討論,氣氛良好。
第一場講座中,龔敏講述有關饒宗頤的琴學與藝術。饒氏為當代學術文化界大師,不僅精通各學術文化領域,還精通琴樂,世人鮮聞。講者就饒氏的琴學──琴藝師承、彈奏琴曲、藏琴、藏譜、琴學研究和藝術創作等方面作介紹,讓觀眾了解饒氏學藝互益互通的學術特點。
第二場講座中,胡孝忠從地方志中探討澳門的歷史演變。澳門地名和路名的離奇變遷、曾在澳門水域橫行的海盜之「風采」、歷史上主政澳門一方的風雲人物、澳門在古地圖中的形貌……諸如此類的問題,明清以來的方志皆有詳細記載。該次演講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走進地方志,貼近澳門史,一探濠鏡的前世今生。
民政總署為了讓市民增進文化內涵,汲取不同的文化知識,繼四月份的「學藝雙?」講座結束後,將於五月十八日舉行「2013嘉模講壇──文學系列」講座,邀請香港知名作家深雪擔任演講嘉賓,歡迎市民出席。
出席各場講座的觀眾可於當日以八折優惠價購買民署文化康體部之出版物,出席系列講座達到一定次數的觀眾,更可獲得由民署與各協辦機構,即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澳門大學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同頒發的證書、獲贈購書禮券及精美書籍一冊。預留座位或查詢可致電八三九四 三七八二或八九八八 四零零零,亦可登入民署網上報名系統www.iacm.gov.mo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