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506號
2013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胡耀邦之子:改革需大智慧、大氣魄、大胸懷、大慈悲
2013-05-06
【中新社井岡山5月5日電】(劉佔昆 蘇路程 王姣)『改革需要大智慧、大氣魄、大胸懷、大慈悲』,胡耀邦的三子胡德華日前在江西井岡山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不能躺在30年前的改革成果上睡大覺,而是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開拓思路。』
『父親14歲參加革命,1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又參加長征、抗日,一生經歷很多磨難。』由於自小和胡耀邦生活在一起,胡德華對父親參加革命的故事如數家珍。『他的人生就像新中國一樣,充滿曲折,但始終在改革、在求真。』
為了紀念父親,胡德華此前收集溫家寶、曾慶紅、胡啓立、費孝通等20多位作者追憶胡耀邦的文章,編寫《我心中的耀邦》一書,這些作者或曾是胡耀邦的同事,或與胡耀邦結下多年戰友情誼。
採訪中,關於父親胡耀邦,胡德華說得最多的就是改革和求真。
1978年12月,胡耀邦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書記,並任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央委員會秘書長等職,曾先後組織領導平反冤假錯案等工作。胡德華說,『我父親這是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真理。』
胡德華認為,『這本書真實地記錄平反冤假錯案、改革開放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一些細節,同時也記錄了改革者先進思想和精神。』『作為新中國的過來人,父親經歷過很多痛苦,在他的觀念裡,先輩犧牲是為後輩生活得更好。』胡德華沉思片刻道,『那時候,他是抱著‘我不下油鍋,誰下油鍋的’心態來糾正那段歷史。』
在胡德華看來,其父胡耀邦心胸寬廣、好閱讀、愛學習。『家裡堆滿了中外古今名著,廣泛吸取全世界的思想,他就這麼一直在學習,很勤奮』。
『父親很少在我面前提改革、提政治。』但胡德華認為,『和30年前相比,當下中國改革迎來關鍵節點,面臨更多錯綜複雜的關係。借鑒歷史的基礎,改革需不斷創新、開拓思路。現階段的改革創新需要大智慧、大氣魄、大胸懷、大慈悲。指導改革在理論上應該大無畏,思路上要更加開闊。』
在井岡山出席『紀念朱毛會師85周年』活動的胡德華還表示,井岡山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奮鬥精神不僅存在過去,在今天仍然需要,『艱苦奮鬥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撑中華民族繼續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