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516號
2013年05月16日
星期四
媒體籲「勿傷無辜」 台灣反菲情緒日盛
2013-05-16
【香港中通社5月15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東尼)台灣漁民遭菲律賓公務船槍殺,觸發台島民意的反菲情緒!不過,台灣多份媒體15日就此立論發言,呼籲社會在事件中應冷靜應對,不能將對菲律賓政府的不滿遷怒於無辜的菲國民眾身上,多份島內媒體同日發表社論都稱,「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更不能因對方手段卑鄙齷齪,我們就以卑鄙齷齪的手段報復!」坦言民粹式地將在台菲律賓勞工當成出氣筒,將使台灣蒙羞。
事件9日發生後,台灣舉島震怒,島內民意除促請政府嚴政交涉外,台灣有些地方亦出現敵視菲律賓人的事件,像是拒賣東西給菲傭、責罵菲傭、對菲傭採取敵意的態度等,甚至有政客發表「對菲律賓開戰」、「全民反菲」等言論。
菲律賓政府對事件的回應被視為「不夠誠意」,民進黨「立委」潘孟安痛批馬英九政府「不知道在做什麼?」促請政府應強硬回應,「我們還要放任菲律賓嗎?」其黨友陳亭妃直言「火大」,要求更強硬對待。
國民黨「立委」亦不乏強調「硬漢子」,吳育昇強調,現在民氣可用,呼籲政府推動「全民反菲運動」,包括呼籲旅行社不要開菲律賓團,政府暫停輸入菲律賓外勞等。「藍委」李鴻鈞也支持政府拿出強硬動作,認為可借勢讓越南、日本等鄰國尊重台灣。
由於不少菲律賓勞工在台謀生,是次血案讓菲勞不幸成為出氣筒,台北有計程車司機向菲勞吐口水及咒罵表達不滿,新北也有菲律賓工人遭台灣勞工持棍棒追打,彰化市公所14日通知天主教移民暨觀光牧靈委員會,停止出租彰化介壽生活藝文館作為該會為菲律賓勞工舉辦的「聖十字架遊行慶典」使用;彰化市華陽市場近十個攤商也發起拒賣「非人」,以示抗議。彰化市長邱建富坦言,抵制形動與台灣漁民血案有關。
反菲情緒引發媒體關注,《中國時報》、《聯合晚報》、台灣《蘋果日報》等多份媒體15日不約而同以此發表社論及專欄文章,呼籲民眾在事件上要保持冷靜,不要傷及無辜,政客也應顧及政治倫理,不要趁機操弄民粹。
媒體指出,台灣當局可以理直氣壯要求菲國嚴懲兇手、可以要求菲政府道歉,因為開槍的是軍警人員,而軍警的行為代表國家,所以菲國政府要負全責,不能推諉給個人行為,但台灣社會更不應將對菲國的不滿發洩在身邊的菲律賓勞工身上。媒體批評近日敵視在台菲律賓人的行為,直斥此個人行為是「欺軟怕硬,自欺欺人」的行徑,並指出有關行為除傷及無辜的菲律賓勞工,同時降低台灣民眾的國際形象,令台灣蒙羞。
媒體引用大陸流行語「我們要有理,有利,也要有節!」來形容事件,指出遇到不公平事情時,群情激憤是人性自然流露,但激憤不能無限上綱,台、菲關係更不能被民粹推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