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516號
2013年05月16日
星期四
魚行醉龍節促源頭減廢 自攜餐具實踐環保行為
2013-05-16
【特訊】環境保護局為推動「源頭減廢、資源回收」的政策,藉著不同的傳統節日帶出各種環保訊息,鼓勵市民環保過節,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行為。
農曆四月初八「魚行醉龍節」是本澳一個極具特色的民俗節慶,每年都會在本澳多個街市都進行祭祀、舞醉龍醒獅表演、街道巡遊、派發龍船頭飯等儀式。環境保護局繼去年與澳門鮮魚行總會合作推動活動期間減少製造即棄廢物後,今年續舉辦「低碳魚行醉龍節減廢計劃」,期望與市民一起,在進行傳統風俗慶典之餘,環保過節,以實踐減廢行動支持環保。
繼去年合作在節慶期間大幅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叉後,今年「低碳魚行醉龍節減廢計劃」中繼續在「魚行醉龍節」各個環節中加入更多的環保減廢措施,推動市民在慶祝節日之餘亦不忘環保,包括:在今年農曆四月初七(5月16日) 主辦單位在街市與魚行行友一起舉行的盆菜宴圍餐聚會中,由過去使用上千套即棄餐具改為採用可重複使用的餐具套裝,並在圍餐聚會後統一清洗以備日後繼續使用,既衛生、又環保。與此同時,將在圍餐聚會及派送龍船頭飯的場地放置資源垃圾分類回收箱,以便市民及工作人員參與回收資源垃圾;在紅街市增設派飯的「環保專道」,鼓勵市民自攜環保餐具領取龍船頭飯,減少使用即棄飯盒。
回顧本澳早在上世紀五十到六十年代已有派送龍船頭飯的傳統,當年市民均攜帶家中的器皿前往派飯場地取飯,多年來營地街市便一直保留著這一傳統。而今年紅街市亦會增設「環保專道」,鼓勵市民自攜環保餐具領取龍船頭飯,以減少派發一次性發泡膠飯盒。同時祐漢街市亦歡迎市民攜帶器皿領飯,支持環保。
環保工作需要公眾共同參與及承擔,試想一想每人少用一個發泡膠飯盒或一個塑膠叉會為環境帶來的巨大效益。在此,環境保護局呼籲到紅街市、營地街市或祐漢街市參與「魚行醉龍節」派龍船頭飯的市民自攜餐具,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以行動支持源頭減廢,共同實踐「源頭減廢,綠色生活」的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