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讀送居留 學校變學店

2013-05-23

【本報訊】有建議讓全部在澳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地生,畢業後可留下來工作,甚至居留。立法議員關翠杏指出,大專院校現時是收生自主的,若實行上述計劃,校方即是擁有移民來澳的批准權。她認為,涉及人口政策的計劃,「不是用來送大包給學校的」,政府一定要避免「學校」變「學店」。 上月,行政長官崔世安在立法會表示,將會研究是否吸納在澳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地學生留澳發展,作為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更充足人力資源,其言論引起了社會的反彈。直選立法會議員關翠杏 (見圖) 覺得,崔世安的說話是有取向的,「確實,商界多次提出 (需求),但是,勞工界也多次提出 (問題)。為何你 (崔世安) 不說:勞工界有憂慮,所以,我們會充份考量各方面。」  

  關姐:擁批移民權 明天即多三間新大學 有聲音質疑新計劃將讓全部外地生留下來工作及居留,關翠杏表示,現時,本澳大專院校的是收生自主的,將來,政府一定要對那些院校的收生有所掌握,否則,校方即是擁有移民來澳的批准權,「明天便立即有三間新大學開辦」!她又說,若實行上述的新計劃,外地生數目大可由二O一二年的八千多人,急速飆升到二萬多人。 關翠杏強調,涉及人口政策的計劃,「不是用來送大包給學校的」,政府一定要避免「學校」變「學店」,「如何避免呢?現時政府樣樣事情都無能,外勞管不好,技術移民輸入亂七八糟。」她也說:「到時,三萬元、五萬元取一個學額來澳,讀書、工作,甚至居留?這好過別人花錢購一個外國護照,走個圈再來澳?不能夠這樣的。」 她指出,本澳兩個現行的、引入外來人士的制度是非常開放的,以致在全澳人口中,三分一以上是外勞 (十四萬人),再加上總體投資移民,歷年來了七萬多人。她問:「原有 (土生土長) 的澳門人其實還有多少?這個開放程度有多大?」對於那些批評澳人排外的聲音,她列出上述數據後反問:「排甚麼外?」  

外地生留下會去中小企? 有意見認為,讓外地生留澳工作及居留的新計劃,可解決中小企的人資問題。關翠杏說:「這個是天大的笑話,外地學生留下來後,他們會到中小企?」她表示,除非那些外地生是透過輸入外勞計劃留澳,而且是由中小企僱主申請他們到特定的公司工作,否則,想不到中小企如何受惠。 關翠杏認為,若要從人口角度引入外地生留澳,應該修訂現行置業移民內技術移民政策,訂定符合本澳需要的新標準,例如:申請者的年齡、學歷等。「現時,無論是輸入外勞:技術外勞、非技術外勞,以至所謂的技術移民,都是沒有標準的,沒有準則的。你向我說甚麼政策?你根本就沒有政策。全部都是僱主主動,提出要求一個額,喜歡聘請誰就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