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市場改革加速

2013-05-29

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研究部署了二零一三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九項重點工作。其中,關於金融改革的部署頗受關注,此間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正在加速金融領域的市場化改革。 早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穩步推出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幣資項目案可兌換的操作方案;建立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制定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相關政策,出臺擴大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範圍方案;規範發展債券、股權、信託等投融資方式。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會議針對金融領域的部署旨在落實《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加速金融領域的市場化改革,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對此,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亦持相同意見。諸建芳認為,金融領域的改革是此次會議的亮點之一。橫向比較,金融領域是中國管制最嚴格的領域,也是改革紅利最大的領域之一。多項舉措的出臺表明,金融領域的改革正沿著修煉內功、走出去的方向進行,規範了潛在風險後,預計利率匯率市場會加快。 針對「穩步推出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措施」的說法,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看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主要是擴大存貸款利率上浮和下浮的區間以及擴大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浮動幅度。「提出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操作方案則可理解為時間表。」謝亞軒說,即具體什麼時間完成哪些步驟。 在東方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師邵宇看來,會議釋放的信號或許意味著資本項目開放將加快。邵宇進一步指出,目前,在IMF資本項目交易分類標準七大類四十項中,人民幣資本項目實現部分可兌換的項目為十七項,基本可兌換八項,完全可兌換五項。預計十二五期間將基本實現全部資本項目開放,二零二零年完全自由兌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所言資本項目可兌換中的難點之一,「建立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亦提上日程。而關於該制度帶來的資本大進大出,特別是對中國A股的衝擊的討論亦逐漸展開。 對此,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孫衛黨認為,建設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總體上對於市場的影響可能偏中性,利空可能並不大。從資金的角度上看,A股市場相比海外市場,存在估值優勢。故預計資金分流壓力不大,特別對比A股、H股的大盤藍籌股。 趙錫軍則強調,若總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裏運行則往往難以發現問題。國內投資人的海外投資的途徑對於整個A股市場改革的推進是一件好事。 而針對「制定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相關政策,出臺擴大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範圍方案,規範發展債券、股權、信託等投融資方式」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