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3-06-06

中銀與婦聯合辦婦女保健講座

   近年,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在衛生局支持下,先後開辦了婦聯總會婦女保健中心及婦聯心理諮詢保健中心,為本澳婦女提供身心健康的服務。該兩中心致力為本澳機構的女員工提供保健知識服務,在5月28日與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康樂委員會合辦了“知多D安心D之婦女保健與心理諮詢服務推介會”,中銀近百女員工參加。

   會上,婦聯總會婦女保健中心主任、資深婦科醫生劉雁華詳細地講解了子宮頸癌病例在全球和港澳地區的發展情況,發病的成因及預防方法,提醒大家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中銀與會員工對切身健康均表關注,積極在會上向劉醫生提問及諮詢,並即場辦理預約檢查登記;婦聯總會副理事長黃潔貞與中銀員工分享了婦女保健護理的專業知識,以釋大家在個人保健護理時所遇到的疑難;最後,婦聯心理諮詢保健中心負責人介紹了該中心於去年開辦設有家庭輔導、情緒輔導、應對及處理壓力問題等的諮詢服務,同時亦帶出一個訊息,過去一年到該中心求診個案中約有四成是男士,原來“保健”對男士也同樣重要。

聖若瑟大學建築系學生設計「脈動建築」 

  聖若瑟大學創意產業學院建築系學生於旅遊塔旁展出名為「脈動建築」的大型建築物,建築作品以竹、布料等搭建,於西灣湖廣場澳門旅遊塔旁展出,搭上LED 燈,隨著燈光轉換顏色, 在晚上綵放異采,展出期至本月十日。以「建築住宅的思考」命名的作品設計展,日前已於文化中心地下創意空間展出,而同一時間,作品設計展的另一邊廂於西灣湖畔展出相呼應的建築作品。 

 「脈動建築」為聖若瑟大學建築系學生於二O 一二 / 二O 一三年的學年作品,環繞著澳門未來的建築和城市規劃,運用學生的想像力、環保概念以及節能元素為理念的作品。學生對於是次展出滿心興奮,認為自己的作品不單是一份功課,亦能夠讓澳門的市民都可以欣賞得到,感到學習之餘亦能享受真正作為建築師的小小喜悅。 

 聖若瑟大學的建築系學生熟悉本地文化,在五年的課程亦獲得不少良機接觸本地建築公司, 同時亦走訪過日本、菲律賓等國家體驗文化建築等生活,眼界大開,另曾經與遠赴澳門的德國大學建築系學生一同學習交流。他們表示,聖若瑟大學以英文教學,大大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他們有信心教授國際級的認可對於他們將來的發展大有幫助。

《房地產中介業務法》人員的工作證式樣

  昨日出版的第二十三期《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第一組,公佈了第一七八/二○一三號行政長官批示,核准房屋局的公務人員在執行第一六/二○一二號法律《房地產中介業務法》所規定的監察職務時使用的專用工作證式樣,現簡介有關內容。

  工作證為白色,尺寸為85毫米 x 54毫米,並印有房屋局標誌,以及“房屋局”及“房地產中介業務監察”的字樣。除持有人的照片外,工作證還載有編號、姓名、職級、房屋局局長的簽署、發出日期及有關使用工作證的資料。

  該期特區公報還刋登了多份法例,第二六/二○一三號行政命令,委任經濟財政司司長於六月五日至七日臨時代理行政長官職務。

  第一七二/二○一三號及第一七三/二○一三號行政長官批示,分別按照第一/二○一三號及第二/二○一三號牌照的規定及條件,核准澳門電訊有限公司及MTEL電信有限公司設置及經營一個固定公共電信網絡及提供獲發牌照經營的服務。

(法務局供稿)

二零一三年四月對外商品貿易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4月貨物出口總值為7.2億元(澳門元,下同),按年增加13%;再出口貨物(5.5億元)上升22%,本地產品出口(1.7億元)則下跌10%。貨物進口總值達67.0億元,按年上升18%。4月的貨物貿易逆差為59.7億元。

 今年首四個月總出口貨值為30.6億元,按年上升17%;主要是再出口(24.3億元)增加31%所致,本地產品出口(6.3億元)則下跌17%。總進口貨值為255.6億元,按年上升12%。首四個月的貨物貿易逆差擴大至224.9億元。

 今年1月至4月輸往香港(17.5億元)及中國大陸(4.7億元)的貨值按年分別上升36%及7%,輸往美國(1.3億元)及歐洲聯盟(8710萬元)的則減少29%及22%。

 非紡織品出口為27.7億元,按年上升23%,其中鑽石及鑽石首飾(2.8億元)和電子元器件(2.8億元)的升幅達100%及77%。紡織品及成衣出口為3.0億元,按年下跌20%,非針織/非鈎織成衣(1.6億元)及針織/鈎織成衣(1.0億元)分別減少8%和32%。

 今年首四個月原產地為中國大陸(82.3億元)和歐洲聯盟(61.4億元)的進口貨值按年分別增加13%及16%。進口消費品(162.0億元)升幅為17%,黃金製首飾(25.7億元)、手錶(19.0億元)、小客車及電單車(10.6億元)與美容、化妝及護膚品(7.0億元)分別上升18%、26%、16%和41%。

 今年1月至4月對外商品貿易總額達286.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53.7億元增加13%。

二零一二年醫療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2年澳門4間醫院共有1354張住院病床,按年增加132張;住院病人有4.8萬人次,上升9.6%,病床使用率為69.6%。

   醫院提供的門診服務有137.1萬人次,急診服務使用者有43.0萬人次,按年分別上升4.6%及8.0%。氹仔急診服務達11.0萬人次,按年大幅上升46.5%。

   初級衛生護理服務場所包括衛生中心及私家診所,總數共675間,全年共提供340.4萬人次的診治服務,按年增加1.8%;其中,中醫服務有113.5萬人次,全科有105.8萬人次。

   全年衛生護理服務場所共接種25.4萬劑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8.4萬劑)佔33.1%。

   2012年註冊醫生有1482名,護士有1751名;每千人口與醫生及護士的比例分別為2.5及3.0,與2011年相若。

澳大博士生榮獲國際藥物代謝會議一等獎  

   第四屆國際藥物代謝學會/中國藥代專業委員會聯合學術會議(ISSX/CSSX joint workshop)日前舉行,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王一濤教授和燕茹助理教授共同指導的博士生景王慧,獲得學術演講比賽一等獎佳績。

   該國際會議旨在促進有關藥物代謝、藥物轉運及藥物相互作用研究的境內外學術交流,在藥物代謝研究領域極具學術聲譽和影響力。會議邀請到海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作前沿進展報告,分享研究經驗和對策,並對青年學者和研究生的研究報告及英文演講能力給予評價,從中選出10名學術演講的優勝者。

   景王慧演講的題目是《中藥桑白皮對Caco-2細胞及潰瘍性結腸炎大鼠的結腸組織P-糖蛋白的調節作用》,源自澳大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課題《基於代謝動力學和代謝組學的肺與大腸相表裡的歸經藥物研究》。該課題由王一濤教授主持,燕茹博士任學術秘書,由澳門、北京、武漢和中山等四所大學學者共同合作,課題設計獨闢蹊徑,從腸內微生態的角度開展中醫藥歸經理論的系列研究,拓展了中醫藥基礎研究新路,除極富創新性外,更在藥物代謝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973項目中期評估及年度進展彙報時,該課題所發表SCI論文的質與量均名列該項目第一。是次獲獎已是該課題組近三年來在海內外獲得的第11個獎項,再次體現了澳大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綜合實力,也標誌著澳大博士生培養質量達到國際藥物代謝研究的前沿水準。